一个关于人性美的梦——读《受戒》有感.docVIP

一个关于人性美的梦——读《受戒》有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一个关于人性美的梦 姓名:卢洁怡 学号:座机电话号码964 所在学院:金融学院 年级专业:2013级金融工程 完成时间:2015年6月19日 一个关于人性美的梦 ——读《受戒》有感 卢洁怡 金融学院 2013级金融工程专业 摘 要:小说中没有如诗如画的情景描绘,也没有千回百转的情感纠葛,更多的是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述,细腻而又朴实,为读者带来了一个温馨宁静、乐天安命的生活境界。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描述它为“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的确,这确实像一个梦,一个充满人性之美的梦。正如作者自己是这样说的,“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关键词:受戒;人性;乡土气息;梦 《受戒》是中国作家 小说《受戒》写于20世纪80年代。十七岁的汪曾祺在抗战爆发时,为避难他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 1980年他根据这段亲身经历与感受,写成了这个短篇小说。因而,可以说这篇小说是经过几十年的发酵,融合了作者早年经历与后来的人生感悟,才酿成这醇美清新的作品。 在这篇小说中,汪曾祺把它当成一个梦来写,因为这是一个永远已逝的梦,或者说一个值得他追求的梦想。而我,也把它当成一个梦来读,因为我读完以后感觉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梦,一个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梦。 受戒原意指凡皈依佛教的人接受戒律,以便更好修行。未读小说前,从文章标题上看,我猜测这篇小说写的应该是和尚的日常生活或经历故事吧。然而读完后发现这虽然是一篇写佛门生活的作品,然而全篇却带有浓浓的人间乡土气息。 文中围绕荸荠庵纪事,以第三者的角度写和尚们的佛门生活。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就是生灵活现的人,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琐碎和市侩,简单而透明。 小说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了小和尚明子与小英子的恋爱,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时又互生情愫,在小英子含羞表白之后小明子也放弃了当沙弥尾,从而意味着放弃了受戒。然而经过细读之后,我发现小说实际上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他们的初恋中所表现出来的清纯、美好,小明子的聪明能干,小英子的活泼大方。他们对戒律的藐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所有这一切美好的东西,经过几十年新生活的改造,已不复存在。于是,表面上欢快的《受戒》,便包含了作家的隐痛,表面上的初恋题材,表现的却是作家对纯朴人性的歌颂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小说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的。聪明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因为他的家乡出和尚。而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娶亲。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味道。荸荠庵的和尚们过着很清闲的日子,只是敲几声磐,然后挑水、喂猪,连早课、晚课也不做。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他是吃斋的,但过年时也会破戒。明子的舅舅仁山是“当家的”,别人都不叫他方丈,因为他干的活确实是当家的——掌管寺庙里里外外的俗务,因而他并不完全是我们印象中的方丈。令我惊讶的是,二师父仁海居然是有老婆的,而且他们夫妻俩在庙里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三师父相对比较年轻,风流倜傥,精明能干,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小调。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他们吃肉也不瞒人,仅仅是在杀生前为猪念经祈祷。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 在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小说的笔墨渐渐发生了转移,转而以小英子家为中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小英子一家四口人,尽管他们性格不同,但都禀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小英子热情活泼,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小明子常常往他们家里跑。小明子会画花,小英子就把它们绣出来,还会为他送上美食。他们共同劳动,一起玩耍,春去秋来,他们的心田里萌生了爱情的幼苗。 小说中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互相通的、相互印证的。在通篇小说里都隐含着一种内在的欢乐,浸润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世主义精神,令人想起《诗经》和古代乐府中那些欢快的民歌。这是一首人生的赞歌,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我们看到的就是生灵活现的人,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琐碎和市侩,简单而透明。这种全新的意境已经足够让人心怡神往了,而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这种“朴实”的精髓,他们简单自由,也更尊重天性。 “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明海在受完戒与小英子划船回家时,两人表白爱情,把船划进了芦苇荡。小说也就此完结,可留给读者的遐想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