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全世界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pptVIP

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全世界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全世界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

2.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更会运用科学技术?????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反思一: 谁来保护我们的古代的“发明专利”? “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这些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发明,不过,有好些韩国人声称它们的发明权归韩国。这不,因为韩国的一本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了。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摘自新华网 反思:面对类似于韩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明权不断占有的现象,你怎么看?如果连祖先的辉煌历史都被别人占有,我们何时才能再塑辉煌? * 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各种基本发现和发明,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全世界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贡献。 第4课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2.十进位值制和珠算 3.简仪和“授时历” 4.《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Catalogue: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指南针 火 药 印刷术 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 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 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进步也促进了欧 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纸的发明 纸发明之前用什么来记录文字?有什么的缺点? 贵、笨重、不易收藏、不便推广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刀笔吏 纸的发明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 造纸术后来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意义和作用: 材料一:在纸张发明以前人们书面交流思想,传播知识信息,只能采用各种原始粗重的材料,如罗马人用铜板、埃及人用纸草、印度人用白树皮和棕榈叶(我国通称贝叶)、欧洲人用羊皮、朝鲜日本用简和帛等等。这些书写材料,或失之不坚、或失之笨重、或失之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佳品。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摘自《科学的历程》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 材料二:据《萍州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观指南针。” 我国现在看到的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书,约成书于八九世纪。书中说“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这里的“密”应该是蜂蜜的“蜜”。蜜加热能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这就是火药的配方在唐朝出现,这是道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已运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突火枪等,威力巨大。公元1225年~1248年,我国的火药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国家。欧洲人在13世纪后期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了火药。随后,火药武器也经阿拉伯国家而传入欧洲。 材料二:正因为其爆炸的威力和远距离的杀伤效果远胜于封建骑士所作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