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介质物理概论 概论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束缚电荷起主要作用的物质,称电介质。电介质的特征是以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电极化方式传递、存储或记录电的作用和影响。 电介质物理研究对象:研究电介质内部束缚电荷在电场(包括电频电场和光频电场)作用下的电极化过程;阐明其电极化规律与介质结构的关系;揭示其宏观介电性质的微观机制,进而发展电介质的效用。 概论 电介质的分类:电介质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分布极广。电介质不必一定是绝缘体,但绝缘体是典型的电介质。广义上说,电介质不仅包括绝缘材料,而且还包括多种功能材料。一般把电介质分成了两大类:⑴极性电介质 ⑵非极性(中性)电介质。 概论 影响电介质分子极性大小的因素: 概论 电介质物理的基本研究课题——电介质的极化和弛豫 电极化过程与物质结构密切相关,电介质物理学的发展总是与物质结构的研究相呼应,电极化的三个过程: 概论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是综合地反映这三种微观过程的宏观物理量,它是频率ω的函数; 只当频率为零或频率很低(例如1KHZ)时,三种微观过程都参与作用,此时介电常数为:ε 0 随着频率的增加,分子固有电矩的转向极化逐渐落后于外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取复数形式: Sr1-1.5xBix TiO3 概论 在某些光频频率附近,实部先突然增加随即徒然下降,下降部分称反常色散,与此同时,虚部出现强烈的吸收,有很大的峰值,这对应于电子跃迁的共振吸收; 根据电磁波理论,介质对光的折射率n的平方等于相对介电常数,在极高的光频电场作用下,只有电子过程才起作用。 共振型吸收曲线的线宽也反映了一定的弛豫过程,弛豫过程决定于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当相互作用很强时,色散曲线和吸收曲线过渡到极端的弛豫型。 概论 研究电极化和弛豫是电介质物理的基本课题,涉及电荷的分布,起伏,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由极性分子组成 由非极性分子组成 分子化学结构,分子结构对称,分子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均与其对称中心相重合,则分子为非极性的,反之分子结构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的。 原子的正负性(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收电子的能力,它等于原子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之和) 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列相对位置。 原子核外电子云的畸变极化,即电子位移极化; 分子中正负离子的相对位移极化,即离子位移极化; 分子固有电矩的转向极化。 实部 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 ; 虚部 代表介质的损耗,虚部出现峰值,这种变化规律称弛豫型; 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现象称色散现象; 偶极子转向极化在电频范围的色散现象属于弛豫色散,这是由于分子间相互碰撞或周围分子的束缚作用而引起的; 红外区 : 先突然增加,随即徒然下降,同时 又出现峰值; 可见光区以至到紫外区 :实部取最小值,称光频介电常数。 概论 Dielectric loss of Glycerol From Hofmann et al 1994 Courtesy: Chen Ang, Physical Rev. B, V61, No. 2, p. 957, 2000 固在电介质物理研究中: 一方面需很好的实验手段; 一方面要求具备优良的理论武器:电动力学、量子力 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始终是研究和探讨本学科必不 可少的理论基础手段。(作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B 产品手册[ZH] CPX100系列控制与保护开关 安装使用手册 手册(中文).pdf
- 通力电梯样本.pdf VIP
- 皖2015Z10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pdf VIP
- 高等学校物业服务费用测算规范.pdf VIP
-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教案模板.docx
- 《中国少年先锋队》主题队会课件.ppt VIP
- GJ B 1420B-2011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壳通用规范.pdf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进度计划-表格.doc VIP
-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明查暗访主要检查内容问题清单.docx VIP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四版10503.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