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五讲藏象(肝)20150331.pptVIP

《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五讲藏象(肝)2015033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藏象(肝) 一、肝的解剖 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其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又主藏血,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古代对肝脏形态的认识 王冰认为“肝有二布叶,一小叶”(《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赵献可认为“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医贯》) 王清任认为“肝四叶,胆附于肝右边第二叶,总提长于胃上,肝又长于总提上,大面向上,后连于脊”(《医林改错》) 现代对肝的认知 过去习惯地把肝脏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叶四叶。近年来,依据动脉、静脉及肝管在肝内分支和分布而形成的自然界限(称为肝裂),把肝脏分为左右两半(右叶占全肝的60%),五叶(左叶、左旁中叶、尾叶、右旁中叶、右叶)和八段。在外科手术中,就是按此叶、段的划分进行部分肝脏切除。 古代对肝脏颜色的认识 “肝色青”(《素问·藏气法时论》) “(肝)色青如缟映绀”(《医方类聚·肝脏图》) 绀:红青,微带红的黑色 古代对肝脏重量的认识 《难经》“肝重四斤四两”,依照《难经》成书年代的三种说法,可分别折算为:964.24克(周朝)1,097.52克(秦、西汉)946.24克(东汉、魏、晋)。和现代报道我国成人肝重男性1154-1446.7克、女性1028.93-1378.85克相比,以秦、西汉时期的折算值与现代报道归为相近。 ——王新华主编《中医基础理论》P.202-203 《黄帝内经》对肝脏大小位置的认知 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挽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译文:肝脏小,则脏气安宁,令人不患胁下痛;肝脏大,则压迫胃脘,上迫咽部而令人患膈中症,且胁下疼痛。肝位偏高,则向上支撑膈部,并紧贴着胁部使其满闷,成为息贲病;肝位偏低,则逼迫胃脘,令胁下空虚,使人易被邪气侵袭。肝脏坚实,则脏气安宁不易被邪气所伤;肝脏脆弱,则易患消瘅病。肝脏端正,则肝气条达,人不易受邪;肝脏偏斜,则人易患胁下疼痛。 ——灵枢篇 本脏第二十九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兔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译文:肤色青、纹理细密的人,肝脏小;皮肤纹理粗疏的人,肝脏大。胸部宽阔、肋骨高突外张的人,肝脏位高;肋骨低而内收的人,肝脏位低。胸胁发育匀称健壮的人,肝脏坚实;肋骨软弱的人,肝脏脆弱。胸腹部发育良好、比例匀称的人,肝脏端正;肋骨偏斜外突的人,肝脏偏斜不端正。 ——灵枢篇 本脏第二十九 二、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2、肝主藏血 1、肝主疏泄 所谓“疏泄”,即指疏通、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代医家以自然界树木之生发特性来类比肝的疏泄作用。自然界的树木,春天开始萌发,得春风暖和之气的资助,则无拘无束地生长,舒畅条达。肝就象春天的树木,条达疏畅,充满生机。其舒展之性,使人保持生机活泼。 肝主疏泄这一生理功能,涉及范围很广,一方面代表着肝本身的柔和舒展的生理状态,另一方面主要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人体各种复杂的物质代谢,均在气机的运动“升降出入”过程中完成。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脉通利,所有脏腑器官的活动正常协调,各种富有营养的物质不断化生,水液和糟粕排出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但会引起情志、消化、气血水液运行等多方面异常表现,还会出现肝郁、肝火、肝风等多种肝的病理变化。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1)调节情志活动 (2)促进脾胃消化 (3)促进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4)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 (1)调节情志活动 在中医理论中,人的情志活动,除了为心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方能保持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气血和平,五脏协调。反之,若肝主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调,就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如下两方面: 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不但出现胸胁、两乳及某些局部的胀闷疼痛,同时还可出现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疑善虑,长嘘短叹,稍受刺激,则抑郁难解等病理现象,中医称之为“肝郁”,或“肝气郁结。” 二是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情志亢奋,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则不能卧寐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肝火亢盛。” 此外,肝调畅情志与肝藏血密切相关。“肝藏血”,“血舍魂”,肝血充足,肝体得到肝血的滋养,则疏泄功能正常,方能很好地调节情志活动。若肝血亏损,疏泄无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