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远离有毒野菜野果
第3课 远 离 有 毒 野 菜 野 果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哪些野果、野菜可以食用?
让学生明确如果中毒怎样进行救治?
教学重难点:
怎样识别有毒的的野果野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提供给人类食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物质,不慎接触到有毒植物,可能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死亡。近年来,我省都有误食有毒野果中毒事件发生的报告,2008年我县也有类似的中毒事件发生。
二、新课
如何预防因误食有毒野菜野果中毒事件的发生?
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虽然许多野生植物毒性极小,少吃可以,一次吃多了,或者连续长时间吃,也会使人中毒。所以,有一些可以吃的野菜野果也不能多吃。野菜野果容易误吃中毒,所以采食就要特别小心。
2、要加大对广大群众和儿童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认识、辨认有毒野菜野果的能力,限制一次进食野菜野果量,不要过量采食或乱采食野果,以免误食有毒野菜野果中毒事件的发生。大家都知道的,常吃的,可以吃;不知道的,没有吃过的,千万不要轻易试,随便吃;应该请教有经验的老人,或者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查明确实没有毒,才可以吃。
万一误吃了有毒的野菜野果,中了毒怎么办?
如果有人误吃了有毒的野菜野果,中了毒怎么办?一是设法使他把有毒的食物吐出来,可以用棉签或手指轻搔一下病人的喉咙,让他呕吐;还可以给他喝些温开水、盐开水或生鸡蛋清,帮助他呕吐;吐了以后,要给病人喝些稀面糊,保护胃。为了防止毒素被身体吸收,还可以给病人喝些浓茶。浓茶既可以解毒,还可以利尿,让毒素很快随尿排出来。有些中毒比较重的人,催吐和解毒需要反复做几次才能见效。在催吐和解毒的过程中,病人容易虚脱,要注意让病人静静地躺下来,给病人保暖。不要让病人睡在潮湿地方,天气冷了还应该在屋子里生个火炉;二是发生中毒后应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救治,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课堂拓展
常见有毒野菜野果介绍
种名:
少花龙葵
别名:
白花菜、苦凉菜、苦纤纤、古钮草、扣子草、野辣椒
生境:
生于路旁、溪旁和村边荒地等荫湿处。
毒性:
全株有小毒,以未成熟的浆果毒性较大,不能食用。中毒多发生在4月份以后,此时幼叶芽生长迅速,其含毒量亦增加,有毒成分为辛辣挥发油和生物碱。中毒后选择性地损害四肢运动神经和视神经。中毒症状有喉干、口渴、恶心、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心悸、头晕、全身无力、腹胀、腹泻,重者谵语。
种名:
露兜簕
别名:
假菠萝、野菠萝、山菠萝、婆锯簕、猪母锯、老锯头、簕古、水拖髻
生境:
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
毒性:
果实富含挥发油、多种有机酸等,还含一种水解蛋白酶,有实验表明,摄食后7天可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种名:
闭鞘姜
学名:
Costus speciosus(Koen.)Smith.
别名:
白石笋、樟柳头、水蕉花、广东商陆
属名:
闭鞘姜属
科名:
姜科
科类简介:
姜科,单子叶植物,约50属15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9属143种,产西南部至东部。科号,恩格勒:302,哈钦松:29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根茎块状,横生,单叶,螺旋状排列,长圆形或披针形,下面密被绢毛,叶鞘不开列。穗状花序顶生,苞片卵形,覆瓦状排列,红色,有锐尖头,每苞片内有花1朵,花萼管状,红色,分3裂,花冠管短而大,唇瓣白色,中部橙黄色,雄蕊花瓣状,白色,基部橙黄。蒴果稍木质、红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全国分布:
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东南亚及南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海南分布:
海南省主要分布于保亭、白沙等市县。
生境:
生于疏林下、山谷溪边潮湿地或栽培。
毒性:
根头新鲜时有毒,食量过多引起头晕、呕吐、剧烈腹泻等。
种名:
相思子
别名:
红豆、相思豆、红漆豆、观音子、鸳鸯豆、土甘草豆、郎君子豆
属名:
鸡珠属
科名:
蝶形花科
科类简介:
蝶形花科,双子叶植物,约480余属12000 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连引入的有118属1097种,各省均有分布。本科亦有人将其置于豆科中作为亚科处理 。
形态特征:
缠绕藤本。枝细弱,有平伏短粗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0~22毫米,宽4~6毫米,预生小叶变为针刺状。花小,数朵簇生于序轴各短枝上,花冠淡紫色。荚果菱状长椭圆形,密生平伏短粗毛。种子4~6粒,椭圆形,上部三分之二朱红色,下部三分之一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5~6月。
全国分布:
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热带地区
海南分布:
海南省主要分布于三亚、文昌、东方、昌江、保事等市县
生境:
生于疏林或灌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