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发展思考.docVIP

福泉市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发展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泉市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发展思考.doc

福泉市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发展思考   摘要:采用地面监测方法,2007~2010年对福泉市天然草地的龙昌、藜山、高石实行4年的草层高度、盖度以及产量3个指标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牧草的草层平均盖度为90.55%,平均高度为36.15cm;平均鲜草产量6 813.25 kg/hm2,牧草风干产量为3 844.95 kg/hm2;可食牧草鲜重、风干重分别为5 560.48 kg/hm2、3 014.54 kg/hm2,年可产鲜草8 730 kg/hm2,根据监测结果和福泉市人工草地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加快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天然草地;监测;生产力;福建市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11-03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州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介于东经107°14′24〃-107°45′3511和北纬26°32′28〃-27°02′23〃之间,海拔6140~1715.8 m,地貌以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 ℃,降雨量1 033~1 220 mm。全市拥有天然草地面积,草地类型有暖性草丛草地、暖性灌草丛草地,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资源,同时,其特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在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草地功能的认识和有效利用保护,垦草种粮、毁草植树、超载放牧等现象仍然长期存在。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草地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生产力水平和生态功能下降,影响了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草原资源调查监测,科学准确掌握全市草地资源与生态变化情况,对实现草原依法管理、有效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利用,以及维护社会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调查方法   1.1 材料   1m2样方框、卷尺,剪刀、便携式天平,野外记录表格、记录本、铅笔、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计算器、GPS、样品袋、标签、手套。   1.2 方法   根据福泉市草地分布情况,选择具有该类型草地分布环境和植被系统发育完整草丛草地。样方设置要求具有代表性和随意性结合,且样方间隔不少于250m,定点监测。   1.2.1 草层高度 用钢卷尺测量样方内草层叶片分布的平均高度。   1.2.2 盖度 用针刺泛测定样方个盖度。   1.2.3 产草量 刈割收集样方内所有草本植物、可食牧草鲜草称重,再风干称量。年产量在此基础上增加30%计算得出[2]。   1.3 调查范围   1.3.1 时间 2007~2010年7或8月草地为天然暖性草丛草地。   1.3.2地点 选择福泉市高石乡高楼村、黎山乡双桥村、龙昌镇龙井村3个监测点,坡向和坡位应相对一致,每个样地设3个样方,共9个样方,4年共监测36个样方。   1.4 调查内容   采集样地基本情况、样方植物群种、植被的高度、盖度、鲜干草产量、可食牧草比例和有害、有毒草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4年来样地调查,草地综合评价好的样地有5个,占55.56%;中等有2个,占22.22%;差的有2个,占22.22%;放牧方式全年放牧地有3个,占33.33 %,春秋放牧地有4个,占44.44%,割草场有2个,占22.22%。   2.1 主要物种组成   全市天然牧草地以禾本科为主,占79.4 %;菊科牧草占6.7 %。豆科,占8.1 %;蓼科,占3.0 %;其他2.8 %[3]。根据2007~2008年对草丛类的样地调查,植物种数最多有18种,最少只有8种。在36个样方调查中尚未发现毒草,害草较少,有火绒草、蕨类和莎草,样方内出现1~3种。海拔800 m以下的草丛类以细柄草、黄背茅、荩草、假俭草为优势种,1 000~1 200 m,以白茅、金茅和野古草为优势种。1 20m以上的草地以芒和野古草为优势种。豆科牧草主要有铁扫帚、百脉根和野生白三叶等。   2.2 植被生长情况   调查时间在每年7~8月,时值夏季高温,天气炎热,草地随着海拔的升高牧草长势渐好。800~1000 m海拔,平均盖度为86.7%,草层平均高度为28.33 cm;海拔1 001~1 200 m,平均盖度为88.5 %,平均高度为52.61 cm;1 201~1 400 m海拔,草层平均盖度为92.8%、平均高度为49.5 cm。草地以禾本科为主,出现频率为78.5 %,豆科仅出现0.93 %,豆科牧草逐渐减少。2009年,遭遇春夏季长达3个多月的严重旱情之后,牧草产量比过去同期有所下降。监测点各年度植被草层盖度和高度调查的数据见表1。由表1可见,2007~2010年,各监测点草场植被平均盖度为90.55%,草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