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治疗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窦炎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治疗方案

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慢鼻渊(慢性鼻窦炎) 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但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极常见。以流脓涕,鼻塞,头痛,头昏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有时可伴有精神不振,易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全身症状。鼻内镜检查:见鼻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前组鼻窦炎者脓液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炎者脓液位于嗅裂,或下流蓄积于鼻腔后段或流入鼻咽部。鼻腔鼻窦冠状位CT,可准确判断各鼻窦病变范围,是本病的确诊依据。慢性鼻窦炎一般分三种类型: 1 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1期:单发鼻窦炎 ;2 期:多发鼻窦炎 ;3期:全组鼻窦炎 2 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 ;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 一、诊断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 手术前中医中药的应用 (1)、内治辨证施治: 1、胆腑郁热,上犯窦窍证 主证:鼻涕浓浊,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头昏重。鼻黏膜红肿。兼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①推荐方剂:奇授藿香丸加减。藿香、猪胆汁。一般加茵陈、黄芩、栀子、鱼腥草。 ②中成药:藿胆丸、香菊颗粒、鼻渊舒口服液等。 2、气虚邪恋,留滞窦窍证 主证:鼻塞或轻或重,稍遇风冷则鼻塞加重,鼻涕粘白量多,无臭,嗅觉减退。鼻黏膜晦暗,鼻甲肿大,或有息肉样变。全身见倦怠乏力,头昏闷或重胀,恶风自汗,咳嗽痰稀,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或胖而有齿印,苔白或腻,脉濡弱。 治法:健脾补肺,渗湿化浊。 ①推荐方剂:参苓白术散合温肺止流丹加减。鼻塞甚者可合苍耳子散。 ②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等。 3、肾虚寒凝,困结窦窍证 主证:鼻塞,嗅觉减退,涕粘白浓浊不止,遇风寒则症状加重,缠绵难愈。鼻黏膜淡红肿胀,中鼻甲水肿明显。并见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夜眠多。舌质淡白,脉沉细。 治法:温壮肾阳,散寒通窍。 ①推荐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可合桂附八味丸。若脓涕较多者可加苍耳子、藿香;头痛重者,可加川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者,可加黄芪、党参。 ②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手术中中医的应用 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过程中,各鼻窦以开放后,可在内镜引导下行中药鼻窦灌注治疗。 中药:苍耳子12g 辛夷10g 薄荷10g 白芷 10g 黄芩15g 栀子10g 柴胡10 g 细辛10 g 川芎10g 黄芪 12g 川木通10 g 桔梗12g 茯苓10g 1剂 水煎,将药液放凉,留有余温。将用20注射器套入弯吸管将药注入窦腔,再将药液清理干净。 (2)、外治 1.针刺治疗:临床常依症状分为肺脾气虚型和气滞血滞型。肺脾气虚型 主证:鼻塞时轻时重清稀,遇寒加重,嗅觉减退,头痛,头晕。检查见鼻内肿胀色淡。肺气虚者兼见咳嗽痰稀,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缓或沉细。脾气虚者兼见食欲不佳,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或厚,脉濡缓。取穴:合谷,迎香,印堂。头痛加风池,太阳;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方法: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或1次,5次一疗程。 气滞血淤型 主证:鼻塞时间长,鼻涕多,粘黄或粘白,嗅觉迟钝,检查见鼻内肿胀,呈桑椹样。伴咳嗽痰多,声音重浊,舌资暗红有淤斑,脉弦细或涩数。取穴:合谷,迎香,印堂,肺俞,脾俞,风池。方法:合谷,风池施捻转泻法,肺俞,脾俞捻转补法,迎香,印堂刺络放血法。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电针疗法治疗取穴:迎香,印堂,上星,上迎香,风池,合谷。方法: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接电针治疗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一疗程耳穴疗法治疗取穴:内鼻神门外鼻,。方法: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6次,—30分钟。 5.熏蒸疗法治疗和鼻腔冲洗疗法治疗 中药:辛夷15g 苍耳子15g 细辛15g 薄荷15g 白芷15g 玄参20g甘草10g 加水500ml煎沸,熏鼻腔至药液变凉。1剂药煎用4次,早晚各熏蒸1次,5剂药为1个疗程。 鼻腔冲洗:以上留有余温的中药煎剂或生理盐水加热至温热,用20ml注射器或鼻腔冲洗装置,冲洗鼻腔,冲洗时张口,勿用力过猛,水流入口内时,用器皿托住抵达下唇处,轻轻吐出,以免弄湿衣物,每日3—4次。直至鼻腔症状改善或消失。 6.推拿按摩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