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互动实证研究.docVIP

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互动实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互动实证研究.doc

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互动实证研究   [摘要]互动问题在教育领域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以认知内嵌的协作学习互动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和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视角,对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中的了解、表达、冲突、协商和决策等互动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步协作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冲突过程中的启发效应。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者认知参与和活动角色的作用,而且对互动行为的分析参数要综合考虑其解释力,不能以偏概全。   [关键词]网络环境:同步协作学习;互动模型;WSSCL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2-0035-09   一、引言   互动问题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浪潮中受到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者的关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的首要目标是凸显并建立一种互动模式,除学习者与网络系统之间的单向互动外,更强调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指导者(管理者、专家)之间的双向互动。   对于互动而言,其模式具有一定的关系性结构,从相关文献分析可知,基于网络的同步协作学习(Web Suppoaed Syn,chronous Collabrative Learning,SSCL)的互动研究往往都忽视了对这种关系性结构的分析。因此,在WSSCL中的互动模型表现了怎样的关系性结构特点: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合理分析这种关系性结构:在同步协作学习过程中,以群体组员互动而建立起来的活动结构中有哪些影响因素,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将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同时这也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   由此,本研究将以互动模型作为WSSCL互动理论分析的基础,应用不同的研究分析工具(会话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开展WSSCL活动的互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归纳,其目的是考察WSSCL过程中的互动结构特征、互动中存在的社会性因素、互动活动分析参数特征等内容,并进一步说明互动中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从中发现新的互动影响因素以进一步论证互动模型的合理性。   就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将从研究的理论基础、设计与方法、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与启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进一步考察同步协作学习互动过程及特点。   二、研究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关注认知投入、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如麦克莱兰(McClelland,1961)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动机的学生会对课堂与教学作出不同的反映,也有一些研究者对认知投入影响协作学习活动的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Ⅲ。另外,从皮亚杰的观点看,学习者之间的CSCL(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交互活动蕴藏着一定认知结构的参与,即认知结构的产生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当学生在解决不良问题时,首先是调动自己的兴趣、情感与动机,考虑是否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如果该问题能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那么将积极地思考并解决该问题,并调用元认知系统,利用调控策略,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各种认知操作。总之,互动行为中必有一定的认知因素参与,这些认知因素或多或少地直接影响着互动行为的表现。   由现有文献获悉,Win所提出基于语言/动作的基本交互模型、Gunawardena对Henri模型进行了改进而提出的知识建构互动模型、Bales提出的群体互动过程的描述性模型以及TAP2模型等都强调互动行为类别的归纳和再划分,却很少考虑互动的过程性与相应的认知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认知内嵌的协作学习互动模型(见图1)。   该模型以了解、表达、冲突、协商、决策作为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互动操作行为,并在其中引入感知、理解、启发、协调和自律等相应的心理认知行为,作为对互动行为的支持。   1.了解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行为是建立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第一要义,这表现对其他学习者属性的综合认识与感知(包括个人信息、喜好、知识背景、技能倾向等),对即将参与活动的目标、环境、条件、流程、方式以及自身可能处于何种角色、分配哪些任务的明确。在非面对面情况下,相互了解必然反映了学习者对这些事物认识或有所意识的一种内部主观状态的存在,即一种感知心理状态的需要。   2.表达行为   表达行为是将思想、情感、意义等用言语或非言语等方式所反映的一种社会行为,使学习者有机会畅所欲言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和建议。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学习者能对事物的意义和因果关系进行判断、推理和整合,并揭示出互动信息中存在的意义,即理解,一种借助一系列诸如推理、整合、判断和提取意义等认知操作行为达到对事物的知晓。   3.冲突行为   冲突行为是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