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循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工艺
前言
近年来,随着北京超高层建筑的增多,基础处理采用桩基或复合桩基的也日益增多,如北京的南银大厦,名人广场等工程。目前,在北京地区,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钻孔成桩,通常采用泥浆护壁机械钻孔水下灌注砼工艺。
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
本工艺采用机械钻孔,在孔内自然造浆或孔外制备泥浆,靠泥浆的静压力来平衡土对孔壁的压力,从而达到护壁的效果。同时,通过反循环清除钻渣和孔底沉渣使桩深、桩径满足设计要求,成孔后下放钢筋笼,水下浇注砼养护成桩。1—2周后,通过桩底桩侧后压浆来增大端承力和摩阻力,形成桩土共同作用的复合桩基。
本工艺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各种地质条件,在不同的地质土层,可通过变换钻头形式,控制进尺速度和调整泥浆比重,来完成钻孔过程。下放钢筋笼和水下浇注砼采用汽车吊配合,方便灵活。施工时对周围建筑影响小,噪声小,在居民集中地区可连续施工,缺点是带水作业对水、电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现场内泥渣必须每天清运,文明施工难管理。采用此工艺,一般桩径在 30— 120cm ,桩孔长可达50m以上。
本工法以北京世界金融中心工程桩基施工为例,介绍反循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及桩侧桩底后压浆技术。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简介:
㈠、世界金融中心工程概况
世界金融中心工程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商业开发区,建筑面积115800m3,地上32层,地下3层。地层情况属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地形基本平坦,略显西高东低之势,地下水位在-19m左右。
地层土质分述如下:
1.人工堆积层:分布于表层,层厚为1.40m-6.2m,此土层中含有老房基土,破败砖墙及漂石。 1 层。
2.第四纪沉积层
本组地层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岩性分为10个大层。
2 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层,层厚约为4-5m;
3 层:细、粉砂层,层厚约为4.20-4.90m;
4 层:卵石层,层厚为4.80-6.00m,粒径一般在5-7cm,最大10cm;
5 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层厚为4.50-6.40m;
6 层:卵石层,层厚为7.60-9.90m;
7 层:粘土,重粉质粘土层,层厚为3.20-3.90m;
8 层:卵石层,层厚为4.1-5.00m。
㈡、设计简介
世界金融中心工程主楼部分基础采用复合桩基,原设计为157根长桩,桩长为24m,130根短桩,桩长为13m,其中13m短桩以第 6 层卵石层作为持力层,24m长桩以第 8 层卵石层作为持力层。在施工了十几根长桩以后,由于长桩成孔时间过长,钻进速度缓慢,钻头损坏严重, 经常发生卡钻、堵钻现象,现场地层情况与地质报告有一定出入,经设计变更,全部改为短桩,桩数增加至462根,其中包括 9根锚桩和4根试桩。
设计要求桩土共同作用,单桩竖向极限向承载力标准值7000KN,桩间土综合承载力标准值为290KPA。在工程桩施工的同时先施工四组静载试验桩,以检测桩承载力。
为提高桩的承载能力,解决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问题,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开发成功的桩底桩侧后压浆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成桩后在一定压力下通过预置在钢筋笼子上的压浆管向桩底桩侧压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液,固结桩底沉淤物和桩身泥皮,增强桩底桩周基土强度,从而使桩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在成桩后,为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可先行通过压浆管作超声检测再作压浆。
二、成孔工艺原理及方法:
本工程桩位区域内的地下水位为-19m左右,因此成孔与浇注砼都将在水下进行。
成孔工艺原理:靠钻杆自重和钻机的竖向压力,将钻头压入地层中,钻机输出扭矩,通过钻杆带动钻头回转,钻头刃块做圆周运动,冲击、挤压、切削土层,形成细小钻渣,通过泥浆循环,上返携渣而成孔。
目前常用的成孔循环方法有两种:正循环与反循环。
正循环:用水泵通过钻杆向孔内送水,使钻渣受到正压,随冲洗液从钻杆与孔壁间的外环空间上返溢出,形成正向循环。
反循环:通过砂石泵抽吸作用,使钻杆内腔形成负压,在孔内液柱与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孔壁与钻杆间的环状空间的冲洗液源源流向孔底,将钻头切削下来的钻渣带进钻杆内腔,再经水笼头、砂石泵排至地面沉淀池内,沉淀钻渣后冲洗液流回孔口,形成反向循环。
正、反循环的本质区别在于携渣后的冲洗液上返速度的巨大差异。按钻探水力学原理:冲洗液在钻孔内的上反速度Va应大于钻渣在钻孔内悬浮速度Vs的1.2-1.3倍,才能保证正常排渣。正循环由于钻进时冲洗液携渣后进入钻杆与孔壁的外环空间后,上返流速很低,不利于排渣,只有依靠高浓度、高密度泥浆来悬浮携渣,钻进速度很慢。而反循环钻进的过程就是清孔的过程,比其它工艺方法大量节省了清孔时间,又能可靠地把保证孔底沉渣符合要求,因此使成桩周期缩短,成桩质量得以保证。反循环同正循相环相比,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⑴孔壁稳定,成孔质量良好。
只要保持住0.02mp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