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与审美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黄海 绪言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世界本身的确无意义可言,但世界的虚无恰恰应该是被否定的对象。必须使虚无的现世现实充满意义,这就是诗存在的意义,正是诗人存在的使命。诗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他必须主动为世界提供意义。正因为这样,人才常常说,一个没有诗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世界。人多少是靠诗活着,靠诗来确立温暖的爱,来消除世界对人的揶揄,是诗才把世界的一切转化为属于人的,亲切的形态。” 审美教育是美感教育,它是以陶冶情感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个人兴趣爱好的自由形式,培养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古典诗词的意义和价值 (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高妙的创作技巧 中学古典诗词教育现状 一、矮化 二、泛化 三、简化 第一部分 古典诗词的思维特点 一、整体观照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万物有情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物我同一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沁园春》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漾漾? 第二部分 古典诗词的审美形态 一、形式美 “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文学里,尤其不当忽略视觉一层,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一一这本是欧洲文字的一个缺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 音节 ,绘画的美 词藻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这一来,诗的实力上又添了一支生力军,诗的声势更加浩大了。”(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1926年5月) 《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烟)滕。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懒起》韩偓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二、音韵美 “新诗或旧诗,除了皮面上附着的不相干的题目以外,里面只包含得有两件东西:一件是我们能够理会出的意义,再一件是我们听的出的声音。假如一首诗里面只有意义,没有调和的声音,无论它的意义多末委婉,多末新颖,我们只能算它是篇散文。反过来说,一首诗里面只听得出和谐的声音而没有特殊的意义,无论是多末动听,也只能算是一个动听的调子。因为一首完美的诗里面包含的意义和声音总是调和得恰到好,所以在表面上虽然可以算它是两种成份,但是其实还是一个整体。”(饶孟侃《新诗的音节》,《晨报诗刊》第四号,1926年4月26日)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