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开学检测语文试卷讲解.doc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开学检测语文试卷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24分) 下列词语中,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倏忽/毁家纾难 喟叹/发聋振聩 堆砌/锲而不舍 赠送/爱憎分明 桂冠/羽扇纶巾 铁镐/形容枯槁 案牍/买椟还珠 果脯/惊魂甫定 信笺/缄默不语 绯闻/成绩斐然 坠落/连珠缀玉 挣脱/良师诤友 尽管/令行禁止 逮捕/百战不殆 媲美/刚愎自用 咆哮/形神毕肖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一篇题为《题纲挈领有效复习》的文章这样说道:记忆的内容要注意“抓大放小”,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B.都市快报与交通91.8将连手推出“国旗耀我心”活动,届时十万余面国旗与号外相映生辉阳似火,暑气蒸腾。训练场上,正在组织军姿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军容严整、岿然不动,如雕塑、似丛林的叙事风格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句,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己独特的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 “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3分) ____漫画的正中间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上面长出几片小叶。画面的左上角有“这并不是胜利”的字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2分) 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对于1983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界而言,有一个话题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那就是怎样去应对和评价“现代派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派”文学在1983年以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学标准,并以此来区分“先进文学”和“落后文学”,甚至是“文学”与“非文学”。在小说界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寻根文学”的提倡和实验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它与文学评论界在1985年左右倡导的“主体论”和“向内转”遥相呼应,似乎在一夜之间,“现代派”文学成为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新的也是最成功的一种“方向”。路遥相当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的文学形势此时已经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各种文学的新思潮席卷了全国。??文学评论界几乎一窝蜂地用广告的方法扬起漫天黄尘从而弥漫了整个文学界。”?他丝毫没有掩饰对此的失望情绪,甚至用非常严厉的口吻批评这种现象:“对我国当代文学批评至今我仍然感到失望。我们常常看到,只要一个风潮到来,一大群批评家都拥挤着争先恐后顺风而跑。听不到抗争和辩论的声音。看不见反叛者。......这种可悲现象引导和诱惑了创作的朝秦暮楚。”?路遥的这些判断和批评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焦躁的“加速度”运行之中,不仅各种文学思潮层出不穷,作家的代际更替也非常迅速。 如果把路遥的这些带有情绪化的言论和他的写作实践结合起来,很容易造成一种误会,即,路遥是在刻意反抗“现代派”文学的前提下进行其创作实践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路遥对“现代派”文学当然没有“顺风而跑”的认同和承认,但也没有对之进行全盘否定。可以说,路遥对“现代派文学”的态度是相当复杂的,这从他的一些言论里面可以看出来。他说:就我个人的感觉,当时我国出现的为数并不是很多的新潮流作品,大多处于直接借鉴甚至刻意模仿西方现代派作品的水平,显然谈不上成熟,更谈不少标新立异。当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这些作品的出现的意义十分重大??从中国和世界文学史的角度观察,文学形式的变革和人类生活自身的变革一样,是经常的,不可避免的,即使某些实验的失败,也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文艺理论界过分夸大了当时中国此类作品的实际成绩,进而走向极端,开始贬低甚至排斥其它文学表现样式。 下列关于“现代派文学”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派文学”在1983年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坛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评价尺度。 B.“现代派文学”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新的也是最成功的一种“方向”,因此“寻根文学”的提倡和实验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C.在路遥看来,中国当时出现的“现代派”作品在质量上是不够理想的,但这些作品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意义。 D.从中国和世界文学史的角度观察,“现代派文学”风潮的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