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医案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心病比例 学号:座机电话号码3 姓名:方坤洋 案1 秦某某,男,32岁。 选自王正公医案 主诉:初觉口干口苦,渐感胸闷如有重物压迫,卧则背脊酸楚板滞,心悸不寐,眩晕耳鸣,汗多。 诊查:脉迟弦结代,舌红中有裂纹。X线胸透:主动脉弓突出。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心率50次/分,早搏16次/分。 辨证:证属心阴心阳两亏,肝气肝阳并亢,气失宣通,血行凝泣。 处方:党参15g、旋覆花9g、代赭石30g、麦冬9g、五味子6g、淮小麦30g、熟附子9g、玉竹12g、红枣6枚。 复诊;服上方药14帖,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心悸胸闷消失,已恢复工作,但劳累后仍感头晕耳鸣。原方加丹参15g、白芍10g、料豆衣12g。继续调治。随访2年,未再复发。 心悸胸痹,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者大都见心阴心阳两亏,肝阴与肾水俱虚;实者多痰浊互阻,气滞血瘀,而气滞更为病机之关键。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凡胸膈之病,每与胃气之通降失常相关,如得矢气、噫气,则胸膈顿舒,脉之结代亦瘥。故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皮枳实生姜汤等以和胃降浊,通降气机。 患者平素性急躁,由于肝气之横逆,导致胃气失于通降,方取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以养心液、宁心神、缓肝急,佐附子温阳通脉,旋覆代赭降气镇逆。所以不用瓜蒌、薤白、半夏、桂枝、干姜等味者,以其痰浊之证不显,虚多实少,此乃师仲景之法而变其方也。 邵,男,54岁因心前区间歇发作针刺样疼痛及压迫感4年余,于1976年1月21日入院。? 1971年7~9月因陈旧性心肌梗塞在某医院住院,出院月余后开始经常感到心前区间歇发作针刺样疼痛及压迫感,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始能缓解,近年发作较频而入院。检查:血压120/90mmHg 16/12kPa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整,心率56次/分,心尖区可闻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级,胸透:主动脉屈曲延长,左心室向左下延伸,左心室扩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兼不齐,陈旧性后壁心肌梗塞。眼底检查:A:V 1:3,反光度增强,度眼底动脉硬化。舌黯红,苔黄浊腻,脉缓。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后壁心肌梗塞;胸痹,痰瘀闭阻型。治疗方法:化痰通瘀,芳香化湿。以温胆汤加味。处方:党参15克云苓12克法夏9克橘红4.5克甘草4.5克竹茹9克枳实6克布渣叶15克郁金9克藿香4.5克住院中期曾出现头痛,左手麻痹不适,用健脾补气法,以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甘草4.5克丹参12克葛根30克山楂子30克后期又用温胆汤加味治疗直到出院。住院期心绞痛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无需含服硝酸甘油片。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不齐,陈旧性后壁心肌梗塞。病者精神、饮食均正常,于1976年4月26日出院。出院后续服温胆汤加味制成的丸剂,治疗追踪3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病情稳定。 ? 案5:陈,男,58岁因心前区间歇发作压榨样疼痛4年,于1975年10月19日入院。18年前开始发现高血压。4年前开始,每于饱餐、劳累、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能迅速缓解。自发现高血压后胆固醇持续增高(288~400毫克%)。检查:血压150/90mmHg(20/12kPa),心律规则,A2 P2。胸透:主动脉屈曲延长,心左缘向左下延伸,略有扩大。心电图:运动前为正常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实验明显阳性。胆固醇:330毫克%。舌淡嫩稍黯,苔薄白,脉弦细。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胸痹,阳虚兼痰浊闭阻型。治疗方法:补气健脾除痰兼予养肝。以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处方:党参15克白术9克云苓12克甘草4.5克法半夏9克竹茹9克枳实4.5克草决明30 克桑寄生30克何首乌30克病者住院共80天,仅发作1次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经服失笑散后缓解。出院前复查: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实验阳性,胆固醇200毫克%。病者自觉症状改善明显,于1976年1月16日出院。出院后一直坚持门诊治疗,服温胆汤加味制成的丸剂,并坚持适当体育锻炼。追踪7个月,病情一直稳定。 :劳××,男,60岁。因心悸、气急、胸闷10余天,于1976年4月21日入院10余天前开始气急、心悸,左前胸发闷,尤以劳动后为甚,胸闷有压迫感,但不放射至其它部位,一直未作检查。以往无高血压史。检查:血压116/78mmHg(15.4/10.4kPa)能平卧,心律不规则,心率102次/分,心音强度不一,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脉搏短绌。胸透:主动脉段稍增宽,各房室不大。心电图:心房纤维颤动。唇舌黯红,少苔,舌边有瘀斑,脉促。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胸痹阴阳两虚痰瘀闭阻治疗方法:养心除痰,兼以活血祛瘀法。初用温胆汤合生脉散,方中人参用党参效果不显,发现病人脉促而虚大稍数,舌红少苔,为明显气阴不足,乃改用:吉林参须9克(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