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6月月考
物理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电子束衍射实验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C.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内部结构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
.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光强大于临界值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
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金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
.核反应方程式Be+HeC+X中的X表示
(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
.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和,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A. B.(m1-m2-m3)c C. (m1+m2-m3)c2 D.(m1-m2-m3)c2
5.动能相同的A、B两球mAm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运动,则可判定 )
A.碰撞前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碰撞前A球的动量于B球的动量
C.碰撞前后A球的动量变化大于B球的动量变化
D.碰撞后,A球的速度一定为零,B球朝反方向运动、、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射线一般们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桌面边缘,A、B间有一根压缩了的弹簧,当弹簧突然释放后两物体离开桌面落地,设A、B两物体落地点各自起始点水平距离SA:SB之比为( )
A.3:2 B. 2:3 C. 1:1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t时刻的图像,虚线为这列波在t+0.21)s时刻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一定向右传播
B.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一定为5m/s
C.若周期为0.84s,波速一定向右传播
D.若周期小于0.84s,波也可能向左传播.
A. 0至t1时间内,质点向着远离平衡位置方向运动,速率越来越大
B. t1至t2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C. t2至t3时间内,质点向着靠近平衡位置方向运动,速率越来越小
D. t3至t4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10.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象,从图象可知
A.B侧波是衍射波
B.A侧波速与B侧波速相等
C.增大水波波源的频率,衍射现象将更明显
D.增大挡板之间的距离,衍射现象将更明显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器官的内部。它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
D.彩超是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向病人体内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应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
1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为20cm B.周期为4.0sC.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 D.传播速度为10m/s.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增强,紫光 B.增强,红光 C.减弱,紫光 D.减弱,红光
.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为给西昌邛海湿地公园增加梦幻夜景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两盏发不同颜色单色光的灯A.B安装在水面下同一深度,结果发现A灯照亮的水面区域较大,以下说法正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最新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