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雄芳毕业论文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8种蕨类植物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的研究 答辩人:何雄芳 研究综述 蕨类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对人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由于蕨类植物种类繁多,系统分类一直是一大难题。因此,对蕨类植物的分类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植物解剖学作为结构植物学研究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在阐明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对植物种属类别进行划分,推动生命科学由形态学说向分子遗传学说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对蕨类植物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论文设计为对铁角属四种植物,耳蕨属两种植物,复叶耳蕨属两种植物,对其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叶柄横切制片观察细胞形状和中柱类型;叶片上下表皮制片观察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形状及气孔器类型。通过拍照,对比观察来找出同一属植物的相同点,也找出不同属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可以为它们的分类提供一定依据。 实验材料、器材和试剂 实验材料:长叶铁角蕨、剑叶铁角蕨、石生铁角蕨、细裂铁 角蕨、半育耳蕨、对生耳蕨、鸡足山复叶耳蕨、滇南复叶耳蕨。 实验器材:UB100i Series型光学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XTT-100X型体视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双面刀片、培养皿、解剖剪、滤纸、擦镜纸、滴管、毛笔。 实验试剂:蒸馏水、指甲油、甘油。 实验方法 1 .植物茎、叶的外部形态观察 选取长势良好的八种蕨类植物完整植株,采用按部位观察的方法,利用放大镜,先从整体观察,再从茎、叶的部位顺序依次进行观察,对比,找出其同一属植物的相似之处,也找出不同属植物的不同之处,作好记录。 2 .植物孢子囊群的观察   选取着生有完整孢子囊群的八种蕨类植物叶片,用清水洗净,待自然晾干后,置于培养皿中,放在XTT-100X型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手机进行拍照。 3. 植物叶片上、下表皮制片观察   采用印迹观察法,取八种蕨类植物叶片的中部羽片,若有孢子囊群或附属物的先刮去其上孢子囊群或附属物,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自然风干,最后用不含色彩的透明指甲油,均匀的涂刷于植物羽片上、下表面,待自然风干后约五分钟左右,用镊子轻轻撕下,将叶片上、下表皮油膜模型置于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敲盖玻片,排尽气泡,并编号。然后将临时装片置于UB100i Series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4 .植物叶柄横切观察   采用常规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方法,使用双面刀片对八种蕨类植物叶柄进行徒手切片,切片放入盛蒸馏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挑选薄而完整的切片,置于载玻片中央,用滴管吸取1滴蒸馏水于材料处,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将临时装片置于UB100i Series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茎、叶和孢子囊群形态分析 长叶铁角蕨 剑叶铁角蕨 石生铁角蕨 细裂铁角蕨 半育耳蕨 对生耳蕨 鸡足山复叶耳蕨 滇南复叶耳蕨   从植物的形态特征观察分析,通过对八种蕨类植物植株的外部形态和孢子囊群进行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四种铁角蕨植物,茎全为根状茎,短而直立,高度相差不大。茎上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膜质,长叶和剑叶铁角蕨鳞片边缘为全缘,石生和细裂铁角蕨鳞片边缘有小齿牙。叶片簇生或近簇生,叶边缘无毛。剑叶铁角蕨为单叶,长叶、石生和细裂铁角蕨羽片大多数对生。长叶和细裂铁角蕨叶柄正面有一双凹槽;石生铁角蕨叶柄正面为一单凹槽;剑叶铁角蕨叶柄正面髙凸。它们的孢子囊群通常呈线性,由主脉开向叶边,成熟的孢子囊群散发出棕色虫状孢子。两种耳蕨植物茎也为根状茎,短,斜生或直立,密生褐色、膜质鳞片,鳞片边缘全缘至浅裂,具芒,半育耳蕨的芒长而尖,对生耳蕨稍短。叶簇生,叶薄革质至草质。羽片耳状,半育耳蕨羽片互生,对生耳蕨羽片通常互生,少见近对生。叶柄正面有一单凹槽,半育耳蕨叶柄有棕色毛状覆盖物。孢子囊群通常圆形,半育耳蕨稍大,对生耳蕨稍小。两种复叶耳蕨植物,茎则为横走的根状茎,叶柄禾秆色,鳞片批针形。羽片互生,顶端具芒。孢子囊群红棕色,鸡足山复叶耳蕨孢子囊群稍小,滇南复叶耳蕨孢子囊群稍大。对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同一属植物,茎的类型,叶柄的形状、颜色,叶的着生方式、叶的表明观以及孢子囊群的着生位置和结构等外部形态特征,由于受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差别虽然明显,但是整体分析,同一属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相似点最为明显。正是综合了这些相似特征,可以对植物的种属类别进行界定,也综合了它们的一些不同点,对植物进行了命名。 八种蕨类植物气孔观察 长叶铁角蕨 剑叶铁角蕨 石生铁角蕨 细裂铁角蕨 半育耳蕨 对生耳蕨 鸡足山复叶耳蕨 滇南复叶耳蕨 从叶片上下表皮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四种铁角蕨(Asplenium 植物,除细裂铁角蕨植物较特殊,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为细长条形,垂周壁形状呈直线型。其余三种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纹状不同程度加深,剑叶铁角蕨稍深,长叶铁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