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VIP

河南省信阳市20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信阳市20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0年2月3日 信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来源:]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3.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包含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这反映当时人的起名所受思潮影响是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程朱理学 4.《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重用外来人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战国时各国间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来源:Zxxk.Com] D.秦国和其他国不同,只任用外来人才 5.南朝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中,诸神就坐,依地位高下排列,秩序井井有条。这表明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A.从民间走向统治地位 B.宗教教义已经很完整 C.吸收了封建等级观念 D.从佛教体系吸收养分 6.右图为1991年发行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年》纪念邮票,有关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6年 B.起义军在大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 C.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 D.起义迫使汉初统治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 策 7.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狞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A.社会经济异常繁荣 B.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 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8.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9.鲁迅曾这样评价唐文化:“对于别系文化抱有极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唾弃。”下列史实中与之相符的是[来源:Zxxk.Com] A.造纸术的西传 B.鉴真东渡 C.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的采用 D.欧洲水利技术的传入 10.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来源:]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11.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我国古代优秀讽刺小说的是 A.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幕年登上第 B.王熙风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来源:Zxxk.Com]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12.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来源:]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13.下列剧情有违历史事实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中杨坚灭北齐建立隋朝时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 大宋提刑官》中的儒生被官员夸八股文写得好 ③《康熙大帝》中出现了现代简体汉字的对联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