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善寻根——善父史料考证.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善寻根——善父史料考证.doc

国善寻根 ——善父史料考证 文/赵勤虎 帝力关乎天下哉,夜翻源史细究裁。 烽烟滚滚九黎散,洪水滔滔故友来。注① 非战不能傀魔靖?善为终使泽域追。 三皇拜后飘然去,始信中华德政开。 注①:涿野之战中,炎黄二帝结为联盟共同击败了蚩尤(《逸周书.尝麦解》),但黄帝之孙颛顼帝(《山海经.海内经》)时,炎帝后裔共工族(《山海经.海内经》)和颛顼展开大战,造成天下洪水泛滥《淮南子.天本训》。 佛教东来中国,为把教义广播天下,曾对中国文化深入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宣扬的“忠孝仁义礼节廉耻信智”等诸多美德,都是豹之一斑。真正符合佛家宗义的,只有一个“善”字。所以,佛门弟子把“善”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和“阿弥陀佛”一起作为基本口语。可见,“善”是人们一切美德的根源和集中体现。 “善”源于生活在今单县境内的上古大贤善卷,这在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善”是善卷的姓吗?善卷有哪些事迹,竟然让所有炎黄子孙共奉为“善父”?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且让我们淘开典籍试做解答。 一、人伦始处有姓否 善卷存时名卷乎 要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解决中国的姓源于何时。 姓是家族血脉延续的印记,是同一血脉人群共同恪守的铭号。 早在有熊氏(黄帝所在部落)兴起的时代之前就有华胥氏、少典氏、神农氏和伏羲氏等强大部落,不过氏并不等于姓。有学者考证说中国自上古时期就有姓,还编出了黄帝复姓公孙的说法,这恐怕是不少姓氏家族为了提高自身地位的断论——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今天半个中国、至少中国第一大姓绝对是非公孙莫属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和炎帝同为少典之后注②,但在他们的族群中并没有传承少典氏姓氏的说法,我们还可以查到,黄帝的诸多子孙没有一个姓公孙,这直接说明公孙两字是后人嫁接臆测,推倒了为黄帝冠姓的行为。 注2:《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江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从这点可以看到,氏族名称的稳定早于姓的巩固。据史料推断,上古时期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共同的氏,每个人又有自己特有的字。比如黄帝号轩辕、黄帝的儿子名昌意、共工的儿子名后土等。一旦其中一人脱离氏族建立起自己的部落,就会有了新的氏族名称,比如高阳氏、高辛氏等都是从有熊氏部落分化而来。 在善卷生活的时代及之前,对个人的称呼则往往根据个人特点在名字前加一个代表性的文字。比如蚩尤的蚩是一种贬义,风后的风是来自其善于运用风力,力牧的力字则代表其力大无穷等。 至此已经明了,善卷的“善”字是唐尧、帝舜及广大民众对“卷”高尚品德的尊称,善卷之“善”是真正的众望所归、国善之始。 二、何事飞熊能拜相 由来老子善骑牛注3 注3:借典暗示善卷之为帝师,乃是因其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充分展示了其治理天下的杰出能力和恩泽百代的善举,以此总括下文。 正是因为缺少了诸多史料细节,我们在分析和观察问题的时候才更容易站到一定的高度。当然,能让唐尧和帝舜师而欲推而让之注4的人,也肯定是在当时做出不凡功绩的。且让我们对善卷所处的时代特点进行分析。 注4:“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黍。”“善卷者,古之贤人也。尧闻得道,乃北面师之。”《吕氏春秋》《后汉书》 “舜以天下让善卷……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庄子.让王》 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和善卷之善 三皇五帝究竟何人,史家向来众说纷纭,但对上古帝位禅让之举,却又一向神而往之、赞不绝口。三皇五帝时期的社会真的那么民主吗?既然众望所归,为什么又会几度发生大规模战争呢?真正的透过册牍时我们愕然发现,历史不忍细读! 史料推断:黄帝之前,神农氏部族曾有过一段稳定而繁荣的强盛时期,其走向衰落后,先是败于蚩尤,无奈之下大举西迁,不幸再败于轩辕带领下的有熊氏注5。 注5:关于蚩尤与炎帝之战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据史料多处零星记载,炎帝(神农氏)部落约公元前3217年兴于姜水,后逐步东迁,定都今河南随州一带(神农帝三代,约公元前3047年),至神农帝九代时(祝融帝?约公元前2800年),神农氏已衰落不堪统领天下(见《史记.五帝本纪》等),由神农部族分支壮大起来的九黎族,在蚩尤率领下逐步壮大,并在和炎帝的战争中获胜,神农部族被迫再次西迁(炎帝弃都入陕,蚩尤出大泽伐空桑)。有熊氏抓住炎帝衰落的时机,在阪泉之野经历三次大战,最终迫使炎帝部落和其联盟。 蚩尤率九黎杀出大泽后注6,在与轩辕氏的战争中屡次获胜,炎黄部落被迫联合与其对抗,并终于在涿鹿之野的决战中除掉蚩尤。 注6:“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归藏.启筮》 炎黄联合之时有没有什么协诺我们不得而知,但后来发生的事件是:黄帝(轩辕)(前2717~前2599年)去世时虽然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却立自己的孙子颛顼(前2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