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史考题
一、
婚姻六礼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请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一,纳采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二、问名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三、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四、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五、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 服之对象:从父兄弟、已嫁之姑母、姊妹、女儿,未嫁从父姊妹及孙女,嫡长孙之外众孙、嫡长子之妻。此外,已嫁之女为兄弟及兄弟之子,已嫁、未嫁之女为伯叔父母、姑母、姊妹,妻为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以及夫之兄弟之女已嫁者,出嗣之子为同父兄弟及未嫁姊妹。
4、小功服期五个月。服为“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 对象为从祖父母 、堂伯叔父母 、从祖兄弟、已嫁之从父姊妹及孙女,长子外的诸子妻、未嫁之从祖姑姊妹、外祖父母、从母妻为娣姒 、夫之姑母、姊妹,出嗣之子为同父姊妹已嫁者。
5、缌麻服:服期三个月。缌麻是用细麻布制成的丧服。对象包括四世之内所有的同宗亲属,也包括姻亲亲属如妻子的父母、舅父、舅父的儿子等
陆羽与《茶经》
茶的雅号:槚、苦荼、水卮、不夜侯、清友、余甘氏、涤烦子、过罗、酪奴等几十个名称。
①饮茶的历史
《神农食经》“令人有力悦志”。《尔雅》:“槚:苦荼”。 唐陆羽写下世界上第一部论茶著作——《茶经》。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饮茶经验,并结合自己亲身采茶、制茶和煎茶的体会,对茶的起源、历史、栽培、采制、烹煮、器具、用水、品饮等诸多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后世人们尊称陆羽为“茶圣”或“茶神”。
茶艺应包括制茶、茶具、用水和煎煮。
制茶:陆羽将茶分为四类,即粗茶、散茶、末茶、茶饼。现在的茶叶都是散形茶,按其发酵与否,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不发酵的是绿茶,发酵茶是红茶,半发酵的是乌龙茶。
媵妾制、烝报婚
媵妾制:刘熙《释名》说:“侄娣曰媵。媵,承也。承事嫡也。”周代的媵妾制在春秋时通行于诸侯之间。《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诸侯壹取九女,诸侯不再娶。”
何休在《公羊传解诂》中作进一步分析:“必以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尊、亲亲也。九者,极阳数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左传》成公八年:“卫人来媵共姬,礼也。”
烝报婚也称收继婚、转房婚。父亲死婚其庶母曰“蒸”,兄、叔死,娶其寡嫂或婶母曰“报”。
《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初,(卫)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蒸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秦穆夫人。”
二、1、简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主要婚姻形式
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存在过多种婚姻形态。实际上,婚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限制性交范围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性交的范围逐步缩小,禁忌逐步增多。由于历史文献的缺乏,许多婚姻形态我们只有借助民俗资料及神话传说来研究和了解。由于各民族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在一些后进的民族中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婚姻习俗,这是一部活的婚姻家庭史。1、乱婚(杂婚)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管子·君臣》)“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列子》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家者会之。”(《周礼·地官·媒氏》)并且规定,女子若求贞节,地官罚之。 北魏太和二十年,孝文帝诏:“仲春奔会,礼有达式,男女失时者,以理会之。”(《魏书·高祖纪》)。2、血缘群婚
3、族外群婚(亚血族婚或“普那路亚”婚)4、对偶婚(走访婚、隶役婚、不落夫家)5、一夫一妻制《礼记·礼器》:“大明生于东,月生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2024年).doc VIP
- 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ppt VIP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ptx VIP
- 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检测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2025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 季浏PPT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测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家用空调主板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doc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