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北宋时代园林的文化特征.doc
中国北宋时代园林的文化特征
摘要:为更加透彻地了解北宋时期的园林特点,本文通过对北宋文人阶级以及文人园林尤其是独乐园的内容和特点的分析,了解当时文人阶级由于不愿沉湎于流俗而希望归于园的心理。并了解了独乐园主人司马光在建造此园时的心理和愿望,以及文人园林中重意随性,与民同乐的特点。总结出北宋园林讲求诗意山水,与民分享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中国园林;综述;北宋;文人园林;独乐园《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将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的盛况跃然于纸上。北宋,以其独特的文化经济风貌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谱写出一段自己的篇章,从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便可见其一斑了。
北宋是如何达到经济文化如此之巅峰的?从徽宗的画院一题中便可得到些许启发。虽然许多人都会评价宋徽宗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但就其文化造诣而言,确是无可厚非,从瘦金体再到其创办的画院,都可谓做到极致。在其画院中曾有过这样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其中的“蝴蝶梦”便解释北宋经济文化之繁荣的原因。北宋以来,专政独裁有所消除;士大夫开始谈论建国方略;科举制度日臻完善,使得平民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增多,更多的才能得以发展;商业手工业的地位逐渐提高,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从儒学到理学,从佛教到禅宗,文化上有了更多的创造[1]。
但在一派繁华下也有着人们不愿说出的痛。经济文化虽然发达,但从宋太祖时为了防止权力的再度失去就开始重文抑武,削弱兵力,将重要的事物都交予文官处理,这样就使得国势羸弱,军事无力。在“澶渊之盟”后,北宋只能用大量的金钱来保持与辽、西夏的长久和平状态。这样的社会状态使许多人产生了沉湎享乐、苟且偷性的负面心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筑与园林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随着《营造法式》的出现,建筑的建造有了一套详解的规定,以至于至今多处仿古的建筑都还按照宋代流传下来的模式进行建造;而园林的发展也产生了独有的时代特点,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北宋园林中最突出的特点有如下几个:
①叠山、置石、理水的技艺高超。②把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注重意境的表达。③以山水创作、自然之趣作为主题。④与民同乐,君民关系十分融洽。⑤邑郊园林得以开发,供百姓进行游赏活动。
由此可见,北宋的园林开始朝着自己的方向迈进。所谓“唐人尚法,宋人尚神”便很好地说明了北宋园林乃至艺术的发展方向,不再像大唐一样注重法度,而是更多地转向对意境的表达,对待百姓也更加随和。
不论是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精致的私家园林都透露出这些特点。赵佶所兴建的最大的皇家园林――艮岳,虽说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着实把宋代园林的所有精华都展示的淋漓尽致;另有金明池上,不同身份的百姓齐聚一堂,与皇帝同乐;再到独乐园中牡丹盛开之际,欢迎百姓到来游赏。都可以看出北宋园林特有的风格。这两种园林相比,北宋的文人园林更是以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反应当时的园林风格,是北宋社会的一大特点。
说到北宋的文人,可谓是一个庞大而又具有较高地位的群体,单就徽宗赵佶而言就是一个集画家、书法家、词人于一身的文人。北宋的文人不但将北宋的园林、艺术推到一定的高峰,也同时在政治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文人的园林也是由于仕途的不顺应运而生。
“洛阳公卿园林,为天下第一”,可见当时在洛阳集中了大量的文人园林,《洛阳名园记》中记载了20个名园,可分为3类:花园类型,如李氏仁丰园、天王院花园子;游息园或别墅类型,如董氏西园、刘氏园、独乐园;宅院类型,如富郑公园、苗帅园[2]。北宋的文人园林成为文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场所,他们是园子的主人,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自己的园林,这才是中国园林中最可贵的地方,也恰恰符合了计成在《园冶》中所讲的园林应该“七分在主,三分在匠“的特点,园林就应该是一处释放性情,抒发志向的地方。
那北宋的文人会有怎样的志向需要借以园林来抒发呢?那就还得说说北宋这个朝代与北宋文人的境遇。由于北宋时期, 朝廷重文抑武现象的存在,文人的地位自然得到提升,许多文人都有幸入朝为官,但为官之后,许多人发现朝廷中存在许多问题,可单凭他们又无力改变,他们的忧患意识与当时的状况产生鲜明的反差,像范仲淹一类的文人们就发出“退亦忧、进亦忧”的愤懑之声,一部分文人不甘心沉沦,追求不同于流俗的高蹈、沉湎隐逸的雅趣变成逃避现实的唯一精神寄托。苏轼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竹林,林逋笔下的“梅妻鹤子”的梅花,还有米芾称之为“石兄”的太湖石就成了文人园林中寄托高洁志向的象征。另外为不同景点命上诗意的名字,也都以文人的方式表达出了内心复杂的情感[3]。
许多文人在仕途失意之后通过“隐于园”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此时的园林便成了保护一颗文人之心的圣地,也是他们得以抒怀的一片净土。就像司马光,正是在独乐园中,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实践案例与教学模式分享.pptx VIP
- GB_T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标准.docx VIP
- 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 册教案(表格式教案).pdf VIP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ocx VIP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享.pptx VIP
- 2025年新闻出版传媒行业技能考试-出版物发行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docx VIP
- 京东商家入驻协议模板合同7篇.docx VIP
-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doc VIP
- 安健环方案及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