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201年第23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瞭望新闻周刊201年第23期

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第23期 本期目录 [瞭望论坛] ·尊重基层的改革首创精神 [热点观察] ·水乡干渴之谜 ·北京又要修规划 ·控烟僵局 [时评] ·调控“疲劳期”接市复暖 ·宽严相济是法治之道 ·读者笔锋 ·漫画杂感 ·全球经济共同治理 ·新兴经济体的全球治理新角色 ·中国探路全球治理 ·货币体系改革的“新兴”作为 ·建立全球政府的十个方向 ·全球治理时代的智库角色 [社会] ·一周网谈:网民热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三则) ·时事聚焦 ·瞭望前瞻 [高层决策背景] ·党的统一战线制度化 ·农村基层干部履职“铁律” [特稿] ·袁世凯,“非根本之罪恶” ·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思考 ·走出科普困境 ·清洁能源——能源困局的钥匙? [时评] ·能否对孩子“狠”一点 ·博弈下无奈的选择 [视野] ·文化产监热中的冷思考 [国情国策] ·应对欧盟“碳管制”的竞争力 ·12011年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 [人物] ·邵维正:红色专家 ·焦点人物 ·中华龙乡·杂技之都·休闲濮阳 [社会] ·延吉边防检查站二三事 [财经] ·内陆核电安全“复考” [南展汽车聚焦] ·儿童乘车需要安全立法 [国际评论] ·推动中朝关系不断发展的使命 [国际] ·菅直人走钢丝绳 ·警惕欧洲贸易保护主义走强 ·也门乱局背后的博弈 [文化] ·丽江纳西文化“空心化”之忧 [专家视点] ·看清国际治理中的“权利陷阱” 尊重基层的改革首创精神 《瞭望新闻周刊》 2011023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013字 对于现在还看不明白,甚至整体还无法全面推开的改革,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验   文/韩保江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使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未来五年我国改革攻坚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同时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   新时期的各项改革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不同,将在深刻总结过去30多年的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高层改革方案设计和中央权威推动,更加重视自上而下地协同改革,更加重视在法治轨道上理性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过去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片面改革和“改还不如不改”的逆向改革问题。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假借改革把权力上收,责任下放进而形成某些垄断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团,如果没有高层推动就很可能“原地踏步”甚至“倒行逆施”。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了,留下来要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更需要中央有胆识、有决心、有勇气改革,真正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都会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和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如果中央没有统一的方案设计和改革安排,没有高层权威的有力推动,靠地方和部门的“小革小改”肯定是“事倍功半”。   强调中央在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并不是不要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改革尝试和体制创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民主化,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对于已经看明白非改不可的改革,要重视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依托中央权威,自上而下地推动。对于现在还看不明白,甚至整体还无法全面推开的改革,就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验,不断积累经验,待试点成功再全面推广。   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要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鼓励先行先试。营造改革氛围的舆论宣传要防止“雷声大雨点小”,说了就坚决改,不能改就不说,否则会挫伤公众对改革的预期和信心。改革是有风险的,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枪打出头鸟”,改革者就不会挺身而出,没有先行先试的“示范”,改革就很难成功地全面推开。同时,上级要主动为基层改革者撑腰,要保护好改革者及其合法权益。   改革评价的标准要明确和一贯。无论是生产关系层面的改革,还是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方面的调整,都应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中心;都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其是非得失的标准并一以贯之。   要为基层所付出的改革成本埋单。任何改革都会触及部分当事人的既得利益和权利,都会招致部分人的反对。因此,要合理补偿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的部分损失,不能让支持改革或承受改革损失的老实人吃亏。同时也要防止有人借“闹”来要挟改革,不能“小闹小实惠,大闹大实惠”,用赎买“无理取闹”换稳

文档评论(0)

ikangy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