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
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将危险化学品分为3大类。第1大类含爆炸物等16类;第2大类,含急性毒性等10类;第3大类,含危害水生7类。
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1.燃烧性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
2.爆炸性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均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
3.毒害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当其在人体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
4.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5.放射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通过放出的射线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9—1。
9—1 部分常见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表
闪点/℃
燃点/℃
爆炸极限/%
最小点火能/mJ 容许浓度./
mg·m-3)
乙炔 305 2.5—80 0.019
铝粉
645
20
3(TWA)
4(STE1)
651
15~28
20 (TWA)
30 (STE1)
-11
562
1.3~8
0.022
6(WA)
10 TE1)
609
12.5~74.2
20 (TWA)
30 STE1)
氯 1(MAC)
-78
472
5.6—33
10(TWA)
25(STE1) 13 443 4.7~19 乙烯 450 2.7~36 甲醛 50 430 7—73 0.5(MAC) ~43 280—456 14~76 氢气 500 41~74.2 0.0018 氰化氢 一18 538 5.6~40 1(MAC) 260 4—46 10(MAC) 537 5.3~15 0.02 光气 0.5(MAC)
30
0.05(TWA)
0.1(STE1)
可燃爆
氯酸钾
遇撞击可燃爆,
强氧化剂 丙烷 450 2.9~9.5 0.26 硫酸 强腐蚀性 硝酸 强腐蚀性 氢氧化钠 强腐蚀性
注:表中容许浓度一列中MAC指最高容许浓度,TWA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STE1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内容及要求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CSDS(Chemica1 safety Data Sheet)或MSDS(Materia1 safety Data Sheet),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作为最基础的技术文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用途是传递安全信息,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是化
(2)是应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作业时的技术指南;
(3)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处置、储存和使用各环节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4)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5)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 16483—2008)要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16大项近70个小项的安全信息内容,具体项目如下: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
(2)危险性概述。简要概述该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主要包括: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3)成分/组成信息。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通用名和商品名、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以及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混合物,应给出每种组分及其比例,尤其要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
(4)急救措施。主要指现场作业人员受到意外伤害时,所需采取的
(5)消防措施。说明合适的灭火剂及灭火方法和因安全原因禁止使用的灭火剂,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