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研究.docVIP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研究.doc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研究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或者广义上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一是人类经济活动向自然环境索取自然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用品的再生产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生态平衡等两个方面入手。   因此总的来说,在进行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过程时,可以有以下要点:一是从生物圈和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来说,要认识到地球表层生态系统中地形、气候、水文等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要素之间的关联;二是要认识到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即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时,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一动态系统过程出发来看生态平衡如何受到破坏,同时也可以从时间角度来看处于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出发,对从整体角度把握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怎样通过物质循环影响地理环境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案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学引入部分: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梳理人地关系认识   展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示意图,提问:   1.示意图的结构是什么?   2.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谁起着核心作用?   教学讲授部分:   一、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还是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的概念;   2.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   3.水土流失这一自然现象为什么能演变成生态环境问题?   三、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1.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千沟万壑的吗?(通过历史文献说明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   2.黄土高原植被减少的原因?人类哪些行为破坏来植被?(历史上开垦耕地、薪柴、修建长城和宫殿等;现代砍柴、开矿、种地、放牧等人类行为)   3.人地关系的核心是谁?(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人类行为影响自然环境中的植被——植被覆盖率降低引起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一旦破坏程度超过环境调节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回答人类是人地关系的核心)   四、人类行为如何加剧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分别从地貌、植被和土层来说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建立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五、如何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相关资料,陕北地区通过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等措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在认清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人类控制自身行为,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恢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使得黄土高原地区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   小结:以黄土高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为例,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能认识到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即人类要遵循客观规律,调节自身行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案例较为深刻地剖析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一生态环境问题,有如下几个亮点: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渗透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来动态维系的过程。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若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如植被变化,会导致整个系统都发生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后破坏生态平衡并使得环境逐渐丧失自我调节能力,而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运用这一原理的好处是使得学生能提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掌握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能在实践中进行迁移运用。   (2)从时间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即通过历史上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变化。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渗透人地关系的演变历史,在时间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这也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时间观。   (3)注重区域联系,透过水土流失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联系起来,这是地理学科重视的区域观,也达到来课标要求的“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这条标准。   但是我们这一教学案例评析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如下拓展思考:如这个教学案例仅提到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变化,从而使得整个环境发生连锁改变,但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当中仅仅只是植被这一个要素首先发生变化吗?是否会有气候变化的背景在里面?其次,从历史上看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每个阶段的人地关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人地矛盾恶化的临界点在哪里,或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深刻剖析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认识。此外,在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哪些措施是有效且符合自然规律的,哪些措施可能是徒劳的?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探讨。   4.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的区域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据《2010中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