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3101首采面辅运顺槽支护优化成果.doc
113101首采面辅运顺槽支护优化成果 摘要:随着淮南矿业集团逐步向蒙西基地发展,泊江海子矿作为蒙西基地的第一个矿,也是鄂尔多斯市目前最深井工开采矿,进入顺槽施工无可参考对象,在不断的摸索与尝试后,经过动态分析形成了适合本矿地质条件的支护参数。 本论文通过井下数据积累,经过地面数据分析,校核验算,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最终形成优化后支护方案。 关键词: 顺槽;悬吊;支护 中图分类号:TD35 文献标识码: A 1 概况 泊江海子矿作为鄂尔多斯市目前最深井工开采矿,井深582m,深井顺槽支护技术无可参考先例,需在掘进中不断地探索与尝试。首采面113101辅运顺槽设计长度2750m,矩形断面,巷道断面尺寸,宽×高:5200mm×4000mm, 3-1煤层厚度4.25m~6.2m,煤层倾角0°~3°,顺槽顶、底板岩性,见表1。 表1 顺槽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2 原113101辅运顺槽设计支护参数 2.1 顶板支护:顶部锚杆采用φ22×2500mm树脂高强螺纹钢锚杆,按矩形布置,锚杆间排距为800×900mm。锚索排列方式按“3-2”布置,间距1400mm、1600mm,排距900mm,锚索托梁采用18#轻型槽钢。 2.2 帮部支护:帮部锚杆采用φ22×2400mm玻璃钢树脂锚杆,锚杆间排距为900×900mm。采用双向拉伸的塑料网护帮。 3 现场存问题 3.1 顶板锚索使用的18#轻型槽钢托梁是一种刚性材料,如遇顶板不平整、掉顶时就会导致现场锚索预紧力不够,后期锚索锚固力不能达到设计锚固值。 3.2 两帮压力显现,因为玻璃钢托盘是脆性材料,当帮部局部片帮时,托盘不能紧贴帮部,就会造成托盘、锚杆受力不均匀,出现托盘受损、锚杆断裂、失效情况。 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对113101辅运顺槽支护参数进行优化。 4 113101辅运顺槽支护形式优化方案 4.1 顶板支护:顶部锚杆采用φ22×2500mm树脂高强螺纹钢锚杆,按矩形布置,锚杆间排距扔按原设计。锚索由7根钢绞线捻成,长6.3m,直径为17.8mm,锚索排列方式按“3-0”布置,间排距1400×1800mm,锚索托梁采用δ3×250×3200mm的W型钢带。 4.2 帮部支护:帮部锚杆采用φ18×2000mm树脂高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900×900mm。采用10#镀锌铁丝机械编织菱形网护帮。巷道变型及矿压显现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优化前变型率3.88%降至优化以后的1.98%,见图1、图2。 图1 优化前顺槽宽度变型测点 图2 优化后顺槽宽度变型测点 当锚索初始预紧张拉力小于90KN时,锚索的后期承载能力只能达到设计值的36%~42.4%,当锚索初始预紧张拉力达到85KN~90KN,锚索的后期承载能力能达到设计值的60%~68%,见图3、图4。 4.3 悬吊理论校核锚索排距 为防止巷道顶板岩层发生大面积整体跨落,出于降低成本,节省投资的考虑,采用长6.3m,直径为17.8mm的锚索进行支护,将锚杆锚固范围内的“组合梁”整体悬吊于稳定岩层中,校核锚索排距,在忽略岩体粘结力和内摩擦力的条件下,取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可用下式计算锚索间(排)距。 L nF2/[BHγ-(2F1sinθ) /L1] 式中 L-锚索排距,m; 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取6m; H-巷道冒落高度,按最严重冒落高度取2.5m; γ-岩体容重,23kN/m3; L1-锚杆排距,0.9m; F1-锚杆锚固力,当巷道落高度为2.5m时,锚杆失效,锚固力为0KN; F2-锚索极限承载力(以最小锚固力计算),取250kN; θ-角锚杆与巷道顶板夹角,90°; n -锚索每排根数,取3; 通过上式计算, L 3×250÷[6×2.5×23-(2×0×sin90°)÷0.9] 750÷345 2174mm 通过悬吊理论计算校核得出锚索间排距小于2174mm,经优化后锚索按“3-0”布置,排距1800mm能满足设计要求。 图 3 优化前顶板锚索压力测站 图 4 优化后顶板锚索压力测站 5 结论 5.1 优化之后,帮部支护加强,巷道变形由优化之前205mm降至100mm,为首采面安装运输及后期生产创造了有力条件。 5.2 优化前锚索排列密度较大,锚索锚固效果未能充分发挥,造成支护材料的浪费和支护成本增加。优化后锚索后期锚固力能达到170KN,锚索实际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5.3 通过优化,提高了工效,每月进尺由原来260m,经支护优化每月进尺达500m,为矿首采面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4 降低了掘进成本,每米巷道支护材料费用由优化前的 2796元,经优化降至1723元,每米材料费用节约1073元,顺槽施工完后将为整个矿井节约成本295万元。 参考文献: [1]、何满潮。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 [2]、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