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元曲三首》导学稿(教师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元曲三首》导学稿(教师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教师版) 编号 XHYWB3019 主编人: 陈妍 审核人:吴浩瑜 定稿日:2014.03 协编人:李伟华 19《元曲三首》 一.课题 《元曲三首》(粤教版语文必修3第19课) 二.课型 本文属于古典诗歌扩展阅读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生平、代表作及文学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搜寻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弄清课文的内容,熟读篇目体会其语言特点。 领悟作者的感情。分析元曲中的艺术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散曲的构思新颖、嬉笑怒骂的表达技巧。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kē ) 蒯通( kuǎi ) 凭阑( lán ) 糨来( jiàng ) 銮舆( luán yú ) 耽酒( dān) 几斛( hú ) 揪捽( zuó ) 睢景臣( suī ) 一颩( diū ) (二)词语解释 (1)韩信功兀的般证果 兀的:元曲中口语,即“这” 证果:结局 (2)醉了由他 由他:所谓的功名事业,都由他去吧 (3)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但:凡,只要 (4)一边又要差夫,索应对 索:须 (5)畅好是妆幺大户 畅好是:正好是,真是 妆幺:即装幺,装模作样 (6)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乔:装模作样,亦含丑、坏的意思 (7)匹头里几面旗舒 舒:舒展,飘扬 (8)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大作怪:非常奇怪 (9)你须身姓刘 须:本来 (10)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耽:嗜好 (11)拽坝扶锄 坝:通“耙”,一种平地碎土的农具 (12)零支了木麦无重数 零支:零借 (13)有甚胡突处 胡突:糊涂 (14)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见:同“现”,现成的 (15)差发内旋拨还 旋:马上,立刻 (三)一词多义 【干】 (1)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 名词,盾牌 ) (2)好干预人事 ( 动词,干预,涉及 ) (3)置之河之干兮 ( 名词,水边、河边 ) 【但】 (1)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 连词,只要 )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副词,仅,只 ) (3)但手熟尔 ( 副词,不过,只不过 ) 【知识链接】 元 曲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元曲是元杂剧(剧曲)和散曲的合称,二者都是当时流行的北曲 散曲分南曲和北曲两种,它们最初的萌芽都是从词里蜕化出来的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因此人们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 散曲起于金元,便于清唱,元人称为“乐府”“今乐府”。它包括套曲 套数、散套 和小令 也称清曲 两种。 套曲 套数、散套 沿自诸宫调,是由同宫调的二支以上的曲子相联组成,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曲子。套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整套必须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互相联缀而成。 2.每套作品除了用带过曲作结以外,大多数在结束处有一尾声。 3.整套作品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中间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 少则二、三调,多则二、三十个曲调 不管散套多长,采用多少曲子联缀成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套数应标明该曲子属于何宫何调。 小令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篇,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重复,同时,它又能歌唱。它体制短小,句调长短不齐,却有一定的腔格,元人称为“叶儿”。 【背景回放】 “黑暗中绽放的玫瑰” 元朝的统治是建立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基础上的,元世祖统一中国后,又将全国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在法律、政治、经济上都规定了不同的待遇,以达到分化各族人民团结的目的。元朝规定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职。此外,又建立里甲制度监视人民的行动。大量的汉人知识分子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希望。于是他们的作品或悲观厌世,寄情山水,放纵自己,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或鞭挞社会的黑暗,《【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 第一课时 【双调】蟾宫曲·叹世 一.资料助读 “曲状元”——马致远 马致远 1250-1324 ,晚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著名元曲作家。青年时追求功名,对“龙楼玉阁”抱有幻想。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泊名利,以清风为伴,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向往闲适的生活。 他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在前期的散曲作家中,他被誉为“元人第一”。 他的散曲题材较广泛,以叹世归隐为最多。艺术上很有特色,意境开阔,遣词放任,构思巧妙。风格豪放,又有典雅清丽的一面,有很高的医术造诣。 主要作品《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天净沙·秋思》。 二.整体把握 这首曲子用短短 54 个字,浓缩了由秦至汉几百年的兴衰历史,囊括了当时的众多英雄豪杰的成败命运,从中提炼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