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串珠有讲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佩戴串珠有讲究.doc

佩戴串珠有讲究   据香港《明报》报道,   一串朝珠为慈禧太后赐给光绪帝,光绪帝又转赠给珍妃的。   这串朝珠共108颗,总重342.3克,   每颗圆珠大小几乎一致,最大颗直径达1.2厘米。   按满清贵族礼制,朝珠级别中属帝王绿翡翠为名贵。   朝珠与佛珠的渊源   追根溯源,清代朝珠源头是藏传佛教的佛珠。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和信物,通常选用香木、硬壳树籽制作,贯穿成串。按照制式,通常可分为持珠、配珠、挂珠三类。   持珠,即在手中持念的佛珠,18颗到54颗子珠不等,常配有雍容大气的坠饰和流苏,在文玩圈中俗称手持。佩珠,即戴在手腕的佛珠,以18颗子珠最为常见,俗称手串,也是清代宫廷手串的原型。挂珠,即挂在颈上的佛珠,通常108颗子珠,并配以佛头、隔珠、弟子珠,也是清代朝珠诞生的来源。   根据经典记载,1080粒的佛珠为最上品,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常见的上品佛珠108粒,中品为54粒,还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甄传》剧中,雍正皇帝总是把玩一条配以明黄色流苏的翡翠持珠,这串佛珠的27颗子珠,表示他所修行的是四向四果的27贤圣位。   有108颗子珠的挂珠在清朝得以发扬光大,发展成朝珠,成为宫廷服饰的标准佩戴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代帝后朝服像中可以看到,最初的三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帝没有佩戴朝珠,而顺治帝的皇后佩戴了朝珠,顺治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佩戴了朝珠,自康熙帝以后,历代帝后朝服像均有朝珠。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源于藏传佛珠。   朝珠成为宫廷冠服佩饰确立于顺治帝入关后,随着服饰制度渐趋完备,朝珠的制作和佩戴规范也载入乾隆28年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以示郑重。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成为皇帝对文武百官的赏赐以示恩重。   朝珠为何108颗   朝珠由佛珠演化而来,结构与佛珠类似。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7部分组成,周长大致在130至170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108。还有一种说法,即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108下,称为“醒百八烦恼”。   一般来说,在108颗子珠中,每隔27颗穿入一颗不同材质的大珠,称为“结珠”(或分珠、隔珠),颜色与子珠形成鲜明对比。4颗结珠将朝珠分成4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挂在脖子后面与结珠相连的珠子称为“佛头”,分列两边的结珠称为佛肩,最下面结珠称佛脐。佛头有孔与“背云”相接,“背云”意为“一元复始”,垂于背后。“背云”最下端缀有葫芦形“大坠”,称为“佛嘴”。   佛头两侧又有3串小珠串,称为“纪念”,象征一个月有30天,为上、中、下旬,每串代表1旬。一侧2串,另一侧1串;两串的位置,男在左,女在右。每串有10颗小珠,每5颗为一组,中间有绦相连,下坠嵌有宝石的小“坠角”。   严格的朝珠等级   清代宫廷着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除了基本的避寒遮体之外,逐渐被赋予礼乐教化功能。西汉文学家贾谊《新书?服疑》曾有云“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朝珠的制作和佩戴同样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工匠和佩戴者将被定为僭越犯上的重罪。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严格规定,须将“背云”垂于背部,紧靠后背心,背云长度大约在65至70厘米之间,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度相当。“佛头”在颈后,前胸的珠子以3个结珠作中心对称,“纪念”随朝珠垂于胸前。   有封号的妇女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古礼时,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时,必须穿着朝服并佩挂三盘朝珠,历代皇后和太后的画像中也是如此。而男子在任何场合只佩挂一盘朝珠。   场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颜色的朝珠。皇帝祭天坛时,穿蓝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坛时,穿明黄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腊朝珠;在日坛朝日礼时,穿红色朝服,佩戴红珊瑚朝珠;在月坛夕月礼时,穿白色朝服,佩戴绿松石朝珠。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天、地、日、月。   此外,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数量、珠子和丝绦的质料均作了详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譬如东珠(一种珍稀的珍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均属僭越,这也是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宫廷手串可穿戴   清皇室的佛教情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