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匈奴人的生活习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风情)匈奴人的生活习俗

(民俗风情)匈奴人的生活习俗 作者:侯丽娟????方志内蒙古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65????更新时间:2011-4-14 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他们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300年后,又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约200年,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曾有过较大影响的民族。对于匈奴人的生活习俗,国内外学者探讨的很多。由于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无法对民族有一个完整地记忆,我们现在只能从相关的史料里找到一些零星资料将它们串起来,以共大家参考。 一、饮食 1. 食肉饮酪 匈奴的社会经济主要是畜牧业。畜群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冒顿(modu,音读默)单于初期,匈奴控弦之士已多达30余万(控弦之士即引弓之士)。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围汉高帝刘邦于白登时,曾纵精兵40万骑(《汉书》为30万),而且西方尽为一色白马,东方尽为驰 青龙色 马,北方尽为骊 黑色 马,南方尽为辟 赤黄色 马,从整齐壮观的军马阵亦可见其畜牧业发达程度。公元前127年,卫青击匈奴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曾获牛羊100余万头只,说明匈奴楼烦、白羊王的畜牧业也是相当发达的。公元89年,窦宪破匈奴北单于时亦获马、牛、羊、橐驼100余万头。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的畜牧业也很发达。如公元391年,北魏破铁弗匈奴卫辰时,就曾获其“名马三十余万、牛羊四百余万”。公元427年,拓跋焘平卢水胡赫连昌时,亦“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 由于匈奴有如此兴盛的畜牧业,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生产皆离不开牲畜。史书记载,匈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 “匈奴之俗,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所谓咸食肉,《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曰,“言无米粟,唯食肉”也。他们所食之肉,除牧养之牲畜外,尚有狩猎所获之猎物。《史记·匈奴列传》载,他们“射鸟鼠”,“射狐兔”,并“用为食”。匈奴狩猎业也很发达,平时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射猎禽兽”以“为生业”。有时狩猎远至北海 今贝加尔湖 一带。公元前43年,入塞的呼韩邪单于欲北归,原因之一就是“塞下禽兽尽”,射猎无所得。古老的阴山岩画中,真实地记录了许多关于游牧人行猎的场景。他们行猎时分单猎、群猎和围猎3种。猎人既有徒步兵,也有骑马兵,都带有弓箭。故此,猎物也是匈奴人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 关于游牧人食肉之法,汉代刘熙在《释名·释饮食》中有描述:“貊炙(mozhi,音墨质),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即将一只整畜用火烤熟,然后用刀分割而食。《东观汉记·窦固传》(窦固,东汉大将),也有游牧人用烤肉待贵客的记载:“羌、胡见客,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固 窦固 ,固辄为啖,不秽贱之,是从爱之如父母也。”深知游牧人生活的东汉大将窦固,由于尊重他们炙肉未熟而食之的习惯,因而受到北方民族的敬重。 匈奴人还将牲畜乳汁制作成鲜美的乳浆饮食,他们称其为“(dong,音冻)酪”。为适应游牧生活及便于储存,他们又将乳汁精炼而成干酪,称之“蠡(mili,音密礼)”。 酪等奶食品是其生活之必备。所以《汉书·杨雄传》记汉兵至匈奴王庭,曾“烧蠡”,为的是“坏其养生之具”。可见, 酪、蠡等是匈奴人不可缺少且极富营养的饮食品。   2. 饮酒   汉时,匈奴贵族中就有饮酒的嗜好。贾谊《新书·匈奴篇》就有“以匈奴之饥……多饮酒”之词。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曾向汉朝索要“米蘖(nie,音聂)”,而汉文帝也曾给匈奴以“秫蘖”。蘖,是一种发芽谷物,制为曲以当造酒的酵母,故又称曲蘖。匈奴人将汉朝的米蘖、秫蘖引入草原,可以说明匈奴人那时已能制酒或对酒实行半加工了。公元前124年,汉将军卫青出高阙击匈奴时,右贤王以为卫青等汉兵不能至,于是“饮酒醉”。《汉书·李广附孙陵传》也有“单于置酒赐汉使者”和入匈奴后的李陵、卫律(匈奴右大都尉[西汉大将,后归于匈奴]) “持牛酒劳汉使,博饮”的记载。匈奴贵族奖励有军功的骑士往往“赐一卮(zhi,音只)酒”。由于匈奴人有饮酒习惯,所以汉匈和亲友好时,汉赠匈奴絮、缯、钱、谷外,尚送“米酒”。公元前89年,汉送匈奴“蘖酒万石”。 二、服饰 1. 衣料   匈奴人将牛、马、羊等牲畜之皮揉制成革,进而做成衣裤和被称为“革笥(si,音饲)”的铠甲。猎获的羊和狐、貂等毛皮则加工制成轻软的“裘”。《淮南子·原道训》里提到“匈奴出秽裘”。《后汉书·南匈奴传》也记载了北匈奴曾向汉朝“贡马及裘”。《史记·匈奴列传》言匈奴人“衣其革,被旃(zhan,音毡)裘”。匈奴人还有“厨帐”,即毛织品。他们以秽裘厨帐等“备燥湿,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使其所”。   2.胡服之冠   匈奴的服饰名为胡服(根据汉书·匈奴传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