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民信息素质养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docVIP

《国民信息素质养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民信息素质培养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 张福学 段其宪 于纯良 桑琰云 赵景明 高英杰 王庆谣 烟台大学图书馆 烟台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 1国内外信息素质培养现状调研分析 3 1.1国外信息素质培养研究 3 1.1.1 信息素质定义 3 1.1.2信息素质内涵结构 4 1.1.3 国外信息素质培养特点分析 4 1.2 国内信息素质培养研究 7 1.2.1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培养的现状 7 1.2.2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培养的现状 8 1.2.3专门图书馆信息素质培养的现状 8 2 国民信息素质培养与评价模式研究 9 2.1信息素质的层次性 9 2.2国民信息素质培养模式 10 2.2.1构建社会信息环境 10 2.2.2信息素质培养模式与方法 10 2.3国民信息素质评价模式 12 2.3.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12 2.3.2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的设置 13 2.3.3评价指标描述: 14 2.3.4 指标评价体系还需说明的问题 15 3 国民信息素质培养方法创新研究 15 3.1教育法 15 3.2大众普及法 16 3.3 终生学习法 17 3.4 政策保障法 17 3.5 重点扶植法 18 4 国民信息素质培养的趋势:图书馆网上用户教育 19 4.1 网上用户教育与传统用户教育的区别 19 4.2 网上用户教育的内容 20 4.3 网上用户教育的组织 21 4.3.1 网上用户教育的设计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1 4.3.2 网上用户教育课程的模块组织 22 4.3.3 网上用户教育的互动设计 23 5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4 1国内外信息素质培养现状调研分析 当今,信息化浪潮呈席卷全球之势。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信息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全方位、全角度的冲击和影响,推动着信息素质(IL)IL 的研究,在地域上已从最初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扩展到加拿大、中国、日本、新加坡、墨西哥、新西兰、南非和欧洲等国家。在领域上,已从单角度的概念、内涵、模型等理论逐步转向具体的多角度的教育模式实践研究,形成了所谓的“信息素质运动”。目前,信息素质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估的重要指标,因而借鉴国外IL培养现状的先进经验对于构建我国完善的IL培养实践具有非常大的参照作用。 1.1国外信息素质培养研究 1.1.1 信息素质定义 从最初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的“使用信息工具及熟悉信息源”到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信息工具利用的知识与技能”,再到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IL主席委员会对IL概念的权威解释,使得信息素质的概念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围绕信息素质的定义及内涵展开了讨论和研究。有关信息素质的相关术语应运而生,如“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 ”、“信息能力( Information competence) ”、“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 ”、“网络素养( Internet Literacy) ”、“电子素养(Electronic Literacy) ”等。总之,信息素质是一个含义广泛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国外研究者在强调IL作用的同时,更将IL放在了素质结构的整体中去考虑。它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这期间国外也开始出现了对具备信息素质个体的专有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研究,如Doyle的采用Delphi法得出的“具备信息素质个体的10个特征”、Brucel基于信息利用过程研究思路的“具备信息素质个体的7个层面”及Neely的“高等教育中具备信息素质个体的社会与心理特征”等。随后,2003年9月的《布拉格宣言》对IL概念从更广泛社会层面和意义层面进行了诠释,它更强调的是IL中的组织信息、利用信息、交流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更强调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这一基本人权的一部分等。 1.1.2信息素质内涵结构 为了把握IL的内涵结构,国外研究者一般都在明确IL定义之后,按信息行为或信息问题解决的过程来研究其内涵。不论是信息行为或是信息过程,它们对信息主体在认识、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就构成了对IL内涵的理解。随着对信息主体的要求不同,IL内涵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最初

文档评论(0)

lanhe8975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