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西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执业西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执业西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小张老师特详细整理了有关执业西药师职称考试的有关考点知识,提供给广大参加2015年考试的考生参考复习,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抗心律失常药   按治疗用途分类:分6章   抗心率失常、抗心力衰竭、抗高血压、 血脂调节、抗心绞痛、利尿   各种作用机制: 受体、酶、离子通道 考点 综合出题 一药多种用途   特指治疗心动过速型的心率失常   按电生理规律和药物作用机制分四类: 表 I:钠通道阻滞剂 IA IB IC II:β-受体阻断剂 在18章“洛尔” III:钾通道阻滞剂   IV:钙通道阻滞剂 21章抗高血压 一)、钠通道阻滞剂   1.奎尼丁   抗疟药奎宁的非对映异构体   奎尼丁 3R, 4S, 8R, 9S 抗疟药,还是钠通道拮抗剂   2.盐酸普鲁卡因胺   麻醉药普鲁卡因 酯 结构改造 酰胺 ,抗心率失常   代谢产物N-乙酰化 有活性 半衰期长,使用注意   3.盐酸利多卡因   是麻醉药,后用作抗心率失常   N-脱单乙基代谢物对中枢毒性大   4.盐酸美西律   化学名:1- 2,6-二甲基苯氧基 -2-丙胺盐酸盐   结构类似利多卡因,醚键代替酰胺键   抗心律失常、局麻双重作用   碱性尿中解离度小,血药浓度升高,不和碱性药合用   中毒血药浓度与有效血药浓度相近,需监测   5.盐酸普罗帕酮 新 Ic类抗心律失常   化学名:3-苯基-1-〔2-[3- 丙氨基 -2-羟基丙氧基]苯基〕-1-丙酮盐酸盐   R和S两个异构体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存在立体选择性   代谢产物5-羟基化 N-去丙基产物有活性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应个体化给药   除钠通道阻滞,有轻度β-受体拮抗作用   二)、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   化学名: 2-丁基-3-苯并呋喃基 [4-[2- 二乙氨基 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   代谢产物氮脱乙基,有活性,作用时间长   碘原子影响甲状腺素代谢   二、拟胆碱药   临床用途:使心率减慢,胃蠕动增加 胃肠道张力缺乏尿潴留 ,瞳孔缩小 青光眼 (一)、M胆碱受体激动剂 直接作用受体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间接,增加乙酰胆碱含量 一)、M胆碱受体激动剂   1.硝酸毛果芸香碱   化学名:4-[ 1-甲基-1H–咪唑-5–基 甲基]-3-乙基二氢-2 3H -呋喃酮硝酸盐   性质:   1 生物碱,咪唑环N1和N3显碱性   2 遇光易变质   3 两个手性中心,右旋体   缩瞳,治疗青光眼   2.氯贝胆碱   氨基甲酸酯类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可减少乙酰胆碱分解,增强乙酰胆碱作用 拟胆碱药 临床作用   ①治疗重症肌无力,青光眼   ②老年痴呆症 在第15章 溴新斯的明   化学名为溴化-N,N,N-三甲基-3-[ 二甲氨基 甲酰氧基]苯铵   性质:   1 季铵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2 氨基甲酸酯的结构在碱性水液中可水解。   口服后在肠内大部分被破坏   作用: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重症肌无力   三、吗啡及衍生物   一)、吗啡的发现   1805年,德国药剂师Sertüner从阿片中分离出主要活性成分吗啡。   1923年Gulland and Robinson确定了吗啡的化学结构。   1952年Gazte and Tschudi完成了吗啡的全合成工作。为结构简化、化学修饰和合成镇痛药奠定了基础。   吗啡的化学结构包括5个稠合的环、5个手性中心,5个官能团。其镇痛活性与立体结构密切相关,左旋体对任何疼痛都有效及多种生理活性,右旋体不具有活性。   二)、吗啡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 一 吗啡的基本化学性质   1 吗啡具有酸碱两重性。   2 吗啡分子结构中,6、7、8-位含有烯丙醇结构,D环为二氢呋喃环,在酸性加热的条件下,脱水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阿扑吗啡,兴奋中枢系统,具有催吐作用。   3 吗啡分子中的3-位含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化成伪吗啡 双吗啡 和N-氧化吗啡。伪吗啡毒性大,故吗啡应避光保存。 二 吗啡的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   § 吗啡的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极性基团:3-位酚羟基、6-位的羟基和17-位的叔胺片断。结构改造出发点是提高分子的脂溶性。   1.3-位酚羟基烷基化,得到可待因 甲基吗啡 、乙基吗啡和苄基吗啡。活性降低。可待因的镇痛活性为吗啡的1/6-1/12,成瘾性小,可作为镇咳药。体外试验的活性仅为吗啡的千分之一,体内试验的活性为四分之一,表明可待因经代谢后,产生生理活性。如果将可待因直接注入中枢神经系统,则没有生理活性。表明3-位的酚羟基是必需的药效团。   2.6-位的羟基烷基化后,得到的系列衍生物镇痛活性增强,但毒副作用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