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20.docVIP

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2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20.doc

专题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一、选择题 1.《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孤军奋战 解析:C 材料表现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与屈辱在民众中未产生太大的影响,表明在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C项正确。 2. 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9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清政府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势,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只是形式上设立领事机构,并没有出现制度性的变化,B项错误;A、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3. 2013珠海一模 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B.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C.1902年荣氏兄弟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新面粉厂 D.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 解析:B 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依靠政府力量”,江南制造总局为官办军用企业,B项正确,A、C、D三项都依靠民间力量 私人 。 4. 2013丽水模拟 下列对“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之展品和会场布置场景概况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名称 展品概况 展场布置概况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绸缎、雕牙、银器、漆器、铜器、景泰器、玉器、古玩、绣货、瓷器、丝、茶、六谷、药材 有木质大牌楼,上书“大清国”三字……两旁有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进牌楼,正中置有庙宇式橱柜;会场布置……“无一外洋楼款式者” ①呈现的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形象 ②反映向西方学习的成果显著 ③富有很强的“王朝”色彩 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 由晚清中国的参展展品可知主要为土特产品,体现了一个典型农业国家形象,①正确;由材料信息“大清国”“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反映了很强的“王朝”色彩,③正确;“正中置有庙宇式橱柜”体现传统文化的影响,④正确。②材料无体现。 5. 2013浙江六市联考 李大钊说:“新历史观及本着新历史观编成的历史则不然,它教吾人以社会生活的动因,不在‘赫赫’‘皇矣’的天神,不在‘天亶’‘天纵’的圣哲,乃在社会的生存的本身。一个知识的发现,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现发明致之于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与李大钊所说的“新历史观”相符的是 A.全球化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 D.文明史观 解析:C 材料中李大钊认为在新历史观下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因不是“天神”也不是“圣哲”而是社会上的普通人,故C项正确。社会史观强调从民众的角度和立场来审视历史事件与现象。 6. 2013杭州质检 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 A.西餐的烹饪方式与中餐类似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的食品种类与中餐有明显区别 D.西餐未对中国的传统食俗产生影响 解析:C 从西餐的具体内容看有“点心”“牛羊鸡鱼”“糖饼”等,烹饪方式主要为“烧炙”,可知中西餐在食品种类及烹饪方式上差异巨大,A项错误,C项正确。B项“主流”表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二、非选择题 7.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动,启动了社会观念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申报》 材料二 在上海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条件下,购用洋货标志身份和财力的附加社会值更高,人们这种观念更为膨胀,因而争相购用,相习成风。而一些既物美且价廉的日用洋货如洋布、火柴、洋油、洋钉等广受人们欢迎。 ——李长莉《以上海为例看 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迁》 材料三  时论一 “洋货之价较土货倍之,且数倍之。外观虽五色迷离,用之实易于窳败……谓我堂堂中国,自有朴而耐久之物,足供人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