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电大 -简明中国古代史_期末复习整理
一、重点名词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有70至25万年了。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40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北京人的身体各部进化得不平衡,四肢进化较快。在其洞穴中还发现了10多万件石器,还有用火的痕迹。北京人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还会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发现的。
丁村人 :是在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的,为属于同一个体的门齿两枚,臼齿一枚,其年代又晚于长阳人。
元谋猿人 :是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是在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今有一百七十万年了。
周武王伐纣: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迁都于镐。丰、镐隔水相临,同为都城。这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周武王乘机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一战打败纣王。
甲骨文:是我国商代的文字,因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所以称之为甲骨文;又因其多记录占卜之事,亦称为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今天已确认的约有两千字左右,基本上具备了六书。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国人暴动: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当时,周公告诫他这样做会“民不堪命”。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对“谤王”者,一该屠杀。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人”是居住在国都以内的人,多是平民,省份较高。至公元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史称“国人暴动”。
李悝改革:战国时法家。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使魏国国富兵强。提倡“尽地力之教”,实行发展农业的政策。创立了“”平籴法。丰年由官府评价购进余粮,荒年由官府平价发卖米谷。后开世均输、常平仓等法的先导。公元前407年,他集诸国刑法,编成《法经》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是古代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尚书》、《诗》、《礼》、《春秋》。
井田制:是我国社会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周朝一切土地都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并要交一定的贡献。由于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因此称为“井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史书。全书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汉武帝时),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谨,内容丰富,世我国古代第一部创新性的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二千年间的正史编篡创立了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王昭君:西汉元帝是的宫女。名嫱。公元前33年春,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长安朝觐时,要求“婿汉氏以自亲”。王昭君于当年与呼韩邪单于联姻。带着汉王朝赠送的礼物前往漠北单于庭。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昭君出塞,巩固了汉匈两族已有的和平、友好、团结的关系。她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昭君出塞:昭君姓王名嫱,汉元帝时宫人。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内附,请求和亲。王昭君自请远嫁匈奴,即“昭君出塞”。此后汉、匈长期友好相处。王昭君和她的亲属三代人都曾为汉匈和好作出过积极贡献。
三公九卿制:历代中央政府的最高官位。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秦、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秦代的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政,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还有列卿。三公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又称三司。为最高军政长官。唐宋仍沿此称,但系虚衔。明清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一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郡县制: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重要派遣之监察官吏。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令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
“七国之乱”: 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场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前154年吴王刘濞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联合楚、赵、胶西等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以反对削藩,景帝任用周亚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