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寄生虫病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是人体中最大的线形寄生虫之一,成虫雌虫长达20多厘米,雄虫略短,也接近20厘米长。蛔虫繁殖很快,雌虫每日可产卵20多万个。 (1)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常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片刻可自行缓解。 (2)蛔虫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后的裂解物为有毒物质,可引起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等症状。 (3)蛔虫有喜移行及钻孔的特点。当人体内发生某些变化,如发烧、服不足量的驱虫药等,可刺激蛔虫,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等。 管理好粪便: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等。 集体驱蛔: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 自体重复感染:虫产卵于肛门,很快发育为感染期虫卵,由于雌虫和虫卵的刺激,使患者肛周皮肤瘙痒,直接用手搔抓,虫卵污染手指。蛲虫卵在指甲缝中可生存10天左右。 间接接触感染:虫卵容易粘附在衣裤、玩具、被褥、家具等物品上,在室内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虫卵可存活3周。 空气吸入感染:当进行打扫床铺、整理内衣等活动时,虫卵可随尘埃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经口、鼻吸入至咽部,吞咽至消化道而引起感染。 肛周和会阴部瘙痒,尤以夜间为重。 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 患儿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受影响。 避免重复感染:若能防止重复感染,虽不服驱虫药,也可治愈蛲虫病。 注意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等。 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服驱虫药:与患儿生活在一起的蛲虫病患者应同时进行治疗,以杜绝相互感染。 人体感染两种钩虫的主要途径均为经皮肤感染。也可因生食蔬菜而经口感染。 (1)钩蚴钻入皮肤时,局部可有痒疹,由于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 (2)钩蚴侵入血液循环穿过肺组织时,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 (3)成虫吸着于肠黏膜上,吸血为生,使肠黏膜形成许多小出血点不断出血,导致病儿发生失血性贫血。 (4)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乏力、眩晕、气短等症状。 (5)某些病儿有“异嗜癖”。严重感染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智力亦减退。 普查普治:对流行地区的居民进行普查,对患者进行治疗。 粪便管理:加强粪便管理,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粪便中的钩虫卵,是预防钩虫病的重要环节。 个人防护:在钩虫病流行地区,儿童应避免赤脚下地;避免婴儿尿布、食具被钩蚴污染;教育幼儿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或不洁的瓜果等。 * LOGO * 肠 寄 生 虫 病 主讲人 初友香 1 蛔虫病 2 蛲虫病 3 钩虫病 肠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蛔虫 生活史 症状 防治 肠寄生虫病——蛔虫病 肠寄生虫病——蛔虫病 1.蛔虫生活史 肠寄生虫病——蛔虫病 1.蛔虫生活史 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适宜条件下,经3周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在小肠内孵出幼虫。 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静脉入肝,再经右心到肺, 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然后,再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被宿主吞咽,经食管、胃到小肠,发育为成虫。 成虫寿命约1年。 肠寄生虫病——蛔虫病 2.传播途径 儿童在地上爬滚玩耍,饭前不洗手,吸吮手指或生吃未洗净的水果、蔬菜,均可将感染性虫卵吞入。 3.症状 肠寄生虫病——蛔虫病 4.防治 肠寄生虫病——蛔虫病 传播途径 蛲虫 生活史 症状 防治 肠寄生虫病——蛲虫病 1.蛲虫生活史 肠寄生虫病——蛲虫病 蛲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或直肠。蛲虫虫体细小,呈乳白色,似短线头,又名线头虫。 1.蛲虫生活史 肠寄生虫病——蛲虫病 雌雄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逐渐向下移行至直肠。当宿主睡眠后,雌虫爬出肛门外产卵。虫卵有粘性,粘附在肛周皮肤上。产卵后雌虫大多死亡。虫卵约经过6小时便发育成为感染期虫卵。当患者用手搔抓肛门周围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而造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脱落在衣裤、被褥、玩具或食物上,经口使自身或他人感染。 2.传播途径 肠寄生虫病——蛲虫病 3.症状 肠寄生虫病——蛲虫病 4.防治 肠寄生虫病——蛲虫病 传播途径 钩虫 生活史 症状 防治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1.钩虫生活史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小肠及十二指肠。 1.钩虫生活史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中,经24-48小时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钩蚴。钩蚴能钻入皮肤而使小儿受感染。钩蚴也可借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而直接到小肠。 2.传播途径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3.症状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3.症状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4.防治 肠寄生虫病——钩虫病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