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诊治进展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化性溃疡诊治进展 飞儿 2006年2月 提要 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特点及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病病因研究及内科治疗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和进展 一、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粘膜上皮层 粘膜层 固有层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层 二、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特点及临床表现 溃疡大小 十二指肠溃疡的直径一般小于1cm; 胃溃疡的直径一般小于2.5cm; 巨大溃疡指大于2.5cm-4cm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①上腹部痛是主要症状;(疼痛部位)?胃溃疡痛多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侧,十二指肠溃疡痛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侧。 ②长期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常为隐痛、钝痛、刺痛、烧灼样或胀痛,伴腹胀、嗳气、反酸(疼痛性质) ; ③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一年四季均可复发,秋冬和冬春之交常发(影响因素); ④ GU疼痛为餐后30min-1h出现,下餐前自行消失,夜间痛较少;(节律性) ⑤DU疼痛为餐后1-3h出现,进餐后缓解,约半数有夜间痛(50%) (节律性) , ⑥慢性穿孔:疼痛加剧、部位固定,放射 至背部,不被抗酸药缓解。 ⑦急性穿孔:突发上腹剧痛迅速延及全腹。 1、攻击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和修复的保护因素失去平衡; 2、个体的神经和内分泌反应; 3、遗传差异。消化性溃疡呈现一定的遗传倾向。 攻击(损伤)因素: ①幽门螺杆菌(Hp) ②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③药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 ④其他:吸烟、遗传、急性应激、胃动力学异常如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⑤其它危险因素(如情绪因素,烟、酒的刺激) 保护(修复)因素 ①胃粘膜抵抗力-胃粘膜的屏障作用; 粘液屏障和粘膜屏障 ②粘膜丰富的血流供应,保持上皮细胞的完整; ③前列腺素(PG); ④表皮生长因子(EGF) Helicobacter pylori(Hp)-主要病因 ? Hp的毒力因子 胃肠黏膜定植因子和诱发组织损害因子 毒力因子及其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黏膜 屏障损害 Hp感染可致高促胃液素血症,导致胃酸高 水平分泌。 ? Hp感染致消化溃疡机制假说 “漏物顶” 胃黏膜屏障(“物顶”)保护 下方的黏膜组织免受胃酸(“雨”)损伤。 “六因素综合作用” 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化生、十二指肠炎、Hp感染、高促胃 液素血症和碳酸氢盐分泌 ?其它因素 ? 吸烟者溃疡病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 ? 酒、咖啡、浓茶、可乐等饮食因素, ?应激以及情绪因素 ①失血、休克等 ②恐惧、焦虑、紧张(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小弯与十二指肠球部,原因之一与该处为终末血管供应,侧支循环差有关) 四、消化性溃疡病病因的研究进展及内科治疗进展 溃疡病根据病因将其分为: 1、H.pylori(即Hp)相关性溃疡(H.pylori溃疡) 2、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NSAIDs溃疡) 3、非H.pylori非NSAIDs溃疡 1-(1)、H.pylori相关性溃疡病因 ? H.pylori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但不同地区的H.pylori菌株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其毒力也不同。另外西方和东方的感染者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同样是H.pylori感染,只有少数人感染后发生溃疡病,这与人的基因背景有关。这方面已有的研究还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H.pylori引起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解释如下: ⑴ H.pylori在胃内的分布决定疾病的结局 ⑵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胃酸不高的人,感染H.pylori后,细菌定植于全胃,发生全胃炎。胃溃疡是全胃炎。胃体黏膜的炎症使胃酸分泌减低,但其酸度仍可引起胃窦黏膜的损伤,特别是在胃体与胃窦的移行部,其pH最适合于H.pylori生长,定植的密度最高,炎症更严重,尤其是小弯侧,更容易发生溃疡。 ⑶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 有高酸分泌倾向的人,胃体部的pH微环境不利于H.pylori生长,H.pylori主要定植于胃窦部。H.pylori感染后引起明显的胃窦炎,而胃体炎不明显。胃窦部的炎症破坏了酸反馈调节机制,D细胞数量减少,因而SS的分泌量也少,胃泌素释放增加,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胃体受胃泌素的营养作用引起ECL细胞和壁细胞增生,酸分泌更增加。十二指肠酸负荷的增加,引起球部胃上皮化生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