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1轨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0101轨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施工依据 1 1.2工程项目: 1 1.3用 途: 1 1.4施工说明 1 第二章 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5 2.1煤层赋存 5 2.2地质构造情况 5 2.3瓦斯、火、煤层情况 5 2.4水文地质情况 6 第三章 巷道断面及支护技术要求 7 3.2支护设计 8 第四章 生产系统 11 4.1运输系统 11 4.2 通风系统 15 4.3 消防供水系统 17 4.4 排水系统 17 4.5 供电系统 18 4.6 安全监控系统 18 第五章 劳动循环组织工作 19 5.1 劳动组织 19 5.2 正规循环组织图 20 第六章 施工工艺及要求 21 6.1切割顺序 21 6.2 工艺流程 23 6.3设备及工具配备 24 7.1经济技术指标 24 第八章 安全质量技术措施 26 8.1支护质量技术要求 26 8.2 安全制度 28 8.3 顶板管理 30 8.4 矿压观测 31 8.5 机电运输 33 8.6 一通三防 39 8.7 水害防治 45 8.8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46 8.9煤质管理要求 47 第九章 灾害预防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47 9.1 现场应急组织及班队长职责 48 9.2 突发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49 9.3 避灾路线 53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施工依据 1.《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矿井水平延伸初步设计》 2.《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矿井地质报告》 3.《煤矿安全规程》 4.《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 1.2工程项目: 90101综采准备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回风绕道、车场、绞车硐、探水硐的掘进工程。 1.3用 途: 作为90101综采准备工作面的辅助运输、回风巷道。 1.4施工说明 1.本施工项目为90101综采准备工作面轨道顺槽掘进施工工程。 2.从9#集中皮带大巷3号点前开始沿0度0分0秒掘进58.823米(平距﹚至4点。 3.从4点沿70°03′21″方位角掘进至5点,掘进长度19.105米。 4.再从5点沿180°0′0″方位角掘进至5点,与集中回风巷相通,掘进长度22.736米(平距)。 5.再从4点沿0°0′0″方位角掘进至断层保护煤柱(长度819米)。 6.巷道施工断面规格如下表: 巷道名称 规格( 宽×高) 断面(m2) 长度(m) 支护形式 90101轨道顺槽 3.8×3.4 12.92 878 锚杆、锚索、槽钢、 网联合支护 4-5-6段 3.0×2.5 7.5 41.84 锚杆、锚索、网联合支护 绞车峒室 1.5×3.2 4.8 3 锚、索、网联合支护 车场 1.5×3.2 6.4 30.0 锚杆、锚索、槽钢、网联合支护 7.掘进到400米时在巷道左帮掘一车场,规格为:长×宽×高=30米×1.5米×3.2米。车场两端各掘一绞车硐,规格为:长×宽×高=3米×1.5米×3.2米 支护方式以锚网(索)支护为主,当地质条件变化,不宜用锚网支护时(如:过断层、遇破碎带等)可采用其它支护形式进行支护,但必须要由生产技术科发出书面通知,报批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施工。 1.5井上下对照及四邻关系 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矿井位于朔州平鲁区东南14.50km陶村乡王高登村附近,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5′36″~112°28′07″,北纬39°29′26″~39°31′01″。 矿井工业场地距平鲁城区14.5km,距大运高速公路朔州支线15.0km,南距朔州火车站33km,距大新火车站约28.0km,距神头火车站约30km,有简易公路与平鲁区二级公路相连,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井田内地势东高西低,最低点为于井田西部,标高+1211.70m,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标高+1378.00m,相对高差166.30m。本区地表水属河海流域桑干河水系,马关河支流从矿井西部流过,区内地表洪水由北东流向南西入马关河后由北向南穿越朔州平原汇入桑干河。 由于多年开采,井田内4#煤层形成不同面积的采空区,采空区内有大量的积水。据调查,在井底车场大巷北侧2008年Q1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S=24.135km2,积水量Q=67947m3;在刘高登村大巷北侧2009年Q2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S=105.812km2,Q=297892m3;在井田南部2004-2006年Q3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S=142.978km2,积水量Q=402526m3;另在井田东南部原杏园煤矿(已关闭)越界Q4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S=544.078km2,积水量Q=1531742m3。井田内直接充水层均属富水性弱含水层。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1067.74m,9、11号煤层在与断层之间大部分存在带压开采,一般不存在突水危险。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