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瑞金三中:钟灵 一、自然灾害: 1、定义: 2、形成条件: 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 资源破坏 事件 现象 自然异常变化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图示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学法指导】 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 一、诱因为自然异变; 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 按照成因将自然灾害分为以下五类: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 人为自然灾害 由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 由大气圈变异 水由圈变异活动引起 由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 由人类活动引起 (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概念: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 种类:滑坡﹑ 泥石流﹑ 地面沉降﹑ 崩塌﹑ 地裂缝﹑ 塌陷 ﹑火山等 特点:有的是渐发的,有的是突发的 (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概念: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洪涝灾害指洪灾和涝灾,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涝灾指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种类:热带气旋﹑ 干旱﹑ 寒潮﹑ 暴风雪﹑龙卷风﹑干热风﹑ 冷害﹑ 霜冻﹑ 雹灾等。 特点:影响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造成损失重等 (3)海洋灾害 概念:海洋灾害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附近发生的灾害。 种类:风暴潮﹑ 海啸﹑ 赤潮 ﹑潮灾﹑ 海浪﹑ 海冰﹑ 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 ﹑海水回灌等。 特点:突发性灾害多,严重时危害到沿海以内的 纵深地区。 (4)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 概念:生物灾害指因有害的草﹑虫﹑ 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种类:病虫害﹑ 鼠害﹑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环境灾害﹑ 森林火灾等 (5)人为自然灾害:由人类活动引起如过渡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2.财产损失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1)两方面 (2)影响因素 灾害的强度 年龄、性别、收入、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 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人员伤亡不同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表现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 屋、道 路、机场、船 舶、厂矿、 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间接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 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 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注意: 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