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上课用
* 20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 Q: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找出课的大致框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时间、参战双方、战场、重要战役、结果等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 4.第一次世界大战感悟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脉络 Q:战争古已有之,为何到了20世纪会出现世界性大战?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 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第二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火药桶指什么? 一粒火星又指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 塞尔维亚 萨拉热窝 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 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半岛 从地理位置和历史角度说说为什么一战开始于巴尔干半岛? 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战略位置重要 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 自然资源丰富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便不会爆发。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 ? ? ?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7月28日 1916年2月 1917年 1918年11月11日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开始 美、中、巴等国对德宣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 积极支持 反对战争 阅读课本P5-P7,找出相应事件和不同阶段人们对战争的态度 导火线 转折点 开始 结束 进程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 南线 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 “凡尔登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时间 参战双方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结果 结束标志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VS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 欧洲(西线、东线) 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 同盟国集团失败 1918年11月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凡尔登之战从2月一直打到年底,德军投入的兵力为50个师,损失近60万人。法国投入兵力为69个师,损失35.9万人。因此有人称这次战役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役 ——凡尔登之战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 历史小知识 凡尔登战役 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4.同盟国瓦解: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国内 发生起义。 1.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1917年,交战双方已消耗殆尽,无力继续战争。 2.各国出现反战浪潮:战争的惨烈也击碎了人们参战的 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 3.协约国实力增强: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传, 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如何理解一战是非正义的战争,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 2.从战争的过程看 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3.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看 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