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50-音乐学院函授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0-音乐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350-音乐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音乐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音乐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说明:本课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是普通学校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认识我国多民族的民间音乐体裁,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各种风格的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曲目。从感性到理性较全面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经典。 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它的学习与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增强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全课共分五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编 民间歌曲   绪论:①汉族民歌的产生、流传与发展;②汉族民歌的基本特征;③汉族民歌的内容与体裁;④汉族民歌与其他民间音乐关系。   一、汉族民间歌曲的体裁 民歌体裁分类概述 1、劳动号子:①形成、流传与功用;②号子的分类及代表性曲目;③号子的音乐特征。欣赏或学唱民歌曲目参考:《抬工号子》(四川)、《打硪歌》(湖南常德)、《打麦歌》(安徽)、《催咚催》(湖北)、《黄河船夫曲》(陕西)、《澧水船夫号子》(湖南)、《川江船夫号子》(四川)等。 2、山歌:①形成、流传与功用;②山歌的分类及代表性曲目;③山歌的音乐特征。欣赏或学唱民歌曲目参考:《兰花花》(陕北)、《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陕北)、《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陕北)、《三天路程二天到》(山西)、《阳婆里抱柴瞭哥哥》(内蒙)、《上去这高山望平川》(青海)、《对鸟》(浙江)、《槐花几时开》(四川)、《放马山歌》(云南)、《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撒耥子撩在外》(江苏)等。 3、小调:①形成、流传与功用;②小调的分类及代表性曲目;③小调的音乐特征。欣赏或学唱民歌曲目参考:《天净沙·秋思》(四川)、《绣荷包》(山东)、《码头调》(江苏)、《茉莉花》(江苏)、《无锡景》(江苏)、《绣荷包》(山西)等。   二、部分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 概述 1、蒙古族民歌:①分类;②音乐特征;③常见曲目。 欣赏或学唱的民歌曲目参考:《辽阔的草原》、《森吉德玛》、《嘎达梅林》、《赞歌》(改编)、《牧歌》(合唱改编)。 2、朝鲜族民歌:①分类;②音乐特征;③常见曲目。 欣赏或学唱的民歌曲目参考:《织布谣》、《阿里郎》、《采桑谣》。 3、藏族民歌:①分类;②音乐特征;③常见曲目。 欣赏或学唱的民歌曲目参考:《牧歌》、《年青的朋友》、《北京的金山上》。 4、哈萨克族民歌:①分类;②音乐特征;③常见曲目。 欣赏或学唱的民歌曲目参考:《我的花儿》、《美丽的姑娘》、《玛依拉》、 5、维吾尔族氏民歌:①分类;②音乐特征;③常见曲目。 欣赏或学唱的民歌曲目参考:《阿达尔古尔》、《阿拉木汗》、《送我一支玫瑰花》。   三、民间歌曲结构分析 概述 结构单位、结构形式与结构性质;民歌曲式分折要点。 1、对应性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变化形态:如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等 2、复对应的基本形态及变化形态:如四句体、五句体等。 3、起承转合性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变化形态:如四句体、双起句、双转合。 4、其他性质的结构:如平叙性结构、分合性结构、起平落性结构。   四、汉族民歌色彩区 概述 1、汉族民歌色彩区及划分依据。 2、各色彩区民歌及其特征:①西北区;②东北华北区;③湘鄂区;④江淮区;⑤江南区;⑥西南区;⑦闽粤台区。 第二编 民间歌舞音乐   绪论:①民间歌舞音乐形成与发展。②民间歌舞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秧歌类 1、鼓子秧歌:《大实话》、《大观灯》、《裁单裤》。 2、胶州大秧歌:《赶集》、《女戏腔》。 3、东北大秧歌:《小看戏》、《新东北风》、《翻身五更》。 4、陕北大秧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大秧歌调》。   二、花鼓类 1、凤阳花鼓:《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 2、三棒鼓:《逃水荒》。 3、湖南地花鼓:《铜钱歌》、《花鼓高腔》。   三、采茶类 1、赣南茶篮灯:《斑鸠调》、《采茶谣》。 2、福建采茶灯:《采茶扑蝶》。   四、花灯类 1、秀山花灯:《黄杨扁担》、《丑角出台调》。 2、昆明花灯:《猜调》。 3、恩施花灯:《种瓜》。 第三编 曲艺音乐   绪论:①曲艺音乐的形成与发展。②曲艺唱腔音乐体式。③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苏州弹词 1、历史概述。 2、演出形式及音乐特点。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