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MutationandRepairofDNA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剂 量 每一种诱变剂对于每种生物有着特定的最适剂量。 可以用一个便于测定的突变来测定最适剂量。 剂量的选择与诱变目的有关,若是质量性状,由单基因控制,可采用高剂量;若是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不能采取过高的剂量。 确定最适剂量的曲线: * * 诱变产量性状时诱变剂及剂量的特点 诱变剂的作用不是提高绝对产量,而是增加 变异幅度。 最适剂量处理,变异幅度最大。 高剂量处理,首先消失高产菌株。 * * 二、突变型的筛选 (一)高产菌株的筛选 1. 此类突变的特点: 渐进式,引起表型变异的基因数量多。 高产、低产菌株与出发菌株在形态上无明显的区别。 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高产菌株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 * * 2. 如何提高初筛效率? 对产酸菌,初筛时加酸碱指示剂 对水解酶类产生菌,加底物观察水解透明圈 对抗生素产生菌,用敏感细菌观察抑菌圈 3. 筛选多少单菌株? 取决于突变频率 * * (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所用培养基: 1 完全培养基 CM (+) 能满足任何缺陷型的需要,由有机成分组成。 2 基本培养基 MM (-) 能满足野生型需要,由无机成分组成。 3 限制培养基 LM (+) 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完全培养基成分。 4 补充培养基 (met)(his) 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一类营养物质,满足某一种营 养缺陷型的要求,如补加蛋氨酸或组氨酸。 * * 青霉素浓缩法原理: 青霉素只能杀死生长繁殖的细菌,不能杀死停止分裂的细菌。在MM中,只有野生型能生长,则被杀死,而营养缺陷型由于不能生长而被保护下来,得以浓缩 青霉素浓缩法过程: 1.营养缺陷型的浓缩 * * 菌种 1 诱变剂处理 置完全培养基 2 培养4~6h,离心 无氮基本培养基 3 氮饥饿4~6h, 离心 含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 4 培养6~8h 取样分别涂布CM和MM * * 5 培养 观察效果 若CM、MM上菌数接近,效果 不明显若CM菌数多, MM上菌数少,效果明显 分离鉴定 * * 青霉素浓缩法主要步骤的原理: 第2步:使DNA复制、转录和表达得以进行,顺利的修复,以使前突变事件固定下来;克服延迟现象。 第3步:耗尽体内的代谢库,否则在青霉素处理时会因为生长而死亡 第4步:野生型继续生长,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细胞死亡;突变型不能生长,故免于死亡,保存下来。 * * 逐个测定法:浓缩后的菌液接种完全培养基,长出菌落后,将每一菌落分别接种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凡是在前者上不长的就是营养缺陷型 夹层培养法:在培养皿制备三层基本培养基,中间一层含细菌,待长出菌落后做标记,再倒一层完全培养基,再出现菌落则为营养缺陷型。 影印培养法:见下图 2 营养缺陷型的检出 * * * * 生长谱法 将待测细菌(106-108)混进基本培养基, 倒入培养皿,凝固后在标定位置放置少量的氨基 酸、碱基等粉末。经培养后可以看到营养缺陷型 在所需要的化合物周围出现生长现象 生长谱法优点: 方法简便,1个培养皿上可检测多个化合物 污染和回复突变均不影响测定结果 不必考虑浓度,化合物可以扩散,自然形成浓度梯度 3 营养缺陷型的鉴定 * * 为了简化测定,可将21种化合物合成6组,见下表 组别 化 合 物 代 号 A 1 7 8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