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色龙》的解读
把《变色龙》上出花样来
又到三年一次上《变色龙》的时候了。上过四轮,也没上出什么新意来。上这样的课属于浅文怎么处理的问题。好像没有多少我可以发挥的地方。我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不懂的地方才是我要用力的地方。这篇小说学生还真没有什么看不懂的。黑白分明,直奔主题。 课前为了测试学生是否读懂,我问了以下问题: “你们觉得现实生活中有变色龙吗?” “当然有啊!” “它是怎么变的呢?” “墙头草,两边倒。” “这吹的是什么风呢?” “功名利禄。” 然后我就猛夸学生。“这篇小说你们自己都读懂了,好像用不着我再上了。” 话是这么说,课还是要上的。哪些地方学生并没有真懂,哪些地方懂得不够深入,是我备课要突破的地方。
今天上课是这样开始的: “自然界的变色龙有哪些?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自我保护。” “对,自然界的变色龙碰到天敌时,‘变’是为了自我保护。” 我把这个部分做了板书强调。这是我对小说解读的伏笔。
听完录音以后,我说,“我这次读《变色龙》感觉它越来越不像小说,而像另一种我们熟悉的舞台形式——小品。说到小品,你们会联想到谁?” “赵本山。” “赵本山最被人熟悉的还是他的春晚小品。联系你们看过的他的小品,你们觉得小品有什么特征?” 七嘴八舌之后,达成下面三条共识:夸张、喜剧、讽刺。 “下面我们将通过文本来验证,我的直觉对不对。” 这就是我这一次教学《变色龙》找的三个筐。要把浅显、熟悉的文本,往三个筐里装。
装之前,我还是把契诃夫的另一个身份——剧作家先做了介绍。从2004年纪念契诃夫去世一百周年说起。当时的《读书》曾经专版介绍了林兆民重排《樱桃园》的过程,包括对契诃夫文学成就的评价。我记忆很深。 我说,《变色龙》只是戏剧大师的一个小品。虽是名篇,但绝对不是他自己最好的那拨作品。我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樱桃园》的故事,并引用了曹文轩的一段话:
樱桃园是一个象征。樱桃园具有诗意的美。但它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终将结束。即便是不被庸人毁坏,它自己也必将会凋零。这是最后的樱桃园。
契诃夫在四十四岁那年,看到了它的凋零——悲壮的、凄美的凋零。
契诃夫感兴趣的,是人在永恒的变化面前的永远的无奈和困境。他为那些被时代遗弃的美唱挽歌。他看到的是每一个个体的命运。他关注的是人性。而《变色龙》的指向非常单一,这篇讽刺小说是以批判现实为目的的。 今天的课到这里就下课了。
明天我要开始往三个筐里装文本了。
一、借“夸张”这个筐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去:
1、理解警官夸张的“变”,既理顺小说的情节,又顺带分析人物形象(这其实是学生懂的部分)。而今天开头埋下的伏笔,其实是我觉得学生可能懂得不够深的地方。 “小说中的警官,是只为了自我保护而变吗?”很显然不是。 所以要提醒学生,在一个人成熟的过程中,学会“变”几乎是必然的。只不过是“变”的程度的差异。有些“变”别人看不出,自己心里知道。所以以后在现实中看到“变色龙”这样面貌的人,请你不要急着下判断。判断的依据应该是,他只是为了自我保护,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如果是前者,还是哀惋一下人性吧。
2、理解穿脱“大衣”细节的夸张。
进去是为了出来,出来时要理解,如此之夸张,只是为了让情节更富戏剧性。按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对传统小说的分析,小说的情节应该有内在的逻辑性,而此文情节的推动很显然依靠的是偶然性。这不符合一般小说的规律。更像是一出小品。
二、借“喜剧”这个筐要完成以下任务:
我会问,看着这出闹剧,谁在笑?为什么笑?
这个问题是要把小说中的“群众”拉出来,整个情节的推动,警官的每一次“变”,都离不开那些群众的推波助澜。契诃夫对群众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会顺带比较一下《孔乙己》里那些酒客。群众在中外这两位大师的笔下,面目是一致的。大师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致的。
这里还是想启蒙一把,我还想问学生,如果你身处在这出闹剧中,你会是什么表现?
三、借“讽刺”这个筐达成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讽刺警官,讽刺群众,讽刺当时的整个社会。如果有时间,顺带一下对社会环境描写的理解。
课堂小结:课始说过,《变色龙》不是契诃夫最好的作品,但是没有《变色龙》这样的激愤之作,契诃夫就不够圆满。他是俄罗斯人,他是俄罗斯的知识分子。
如果有时间,我想给学生再读一篇能够代表契诃夫短篇风格的小说。预想的课先说到这,看看明天课堂上还会生成哪些东西。
这篇小说我采用的还是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其中一个班的教学中,采取的是读一段讲一段的方式。课前设计找了三个筐,夸张、喜剧、讽刺来装文本。完全靠的是直觉。关于喜剧的内涵,在别的论坛已经被人掐过了,此处就不再检讨。 我在用喜剧这个筐时,实际上只是用了“笑”这个点。我问学生,除了你们在阅读小说时会笑以外,小说里还有谁在笑。他们为什么可以笑。小说里在笑的只有群众,警官自始至终处于紧张之中。群众为什么可以笑,因为此事不涉及他们的切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卓越研究生英语(人文篇)综合教程1--Unit 4_new.pptx VIP
-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6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校园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教学课件最终版 7.投资活动课件新 7.8第七章企业投资活动内部控制的流程.ppt VIP
- 2025年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a卷).docx
- TB-T30010-2023铁路信号显示规范.pdf VIP
- 《管理会计实务》习题答案.pdf VIP
- 2.2 会计要素 - 负债.pptx VIP
- 打击网络诈骗 加强自我保护---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