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才尽」 探义 173 文与哲.第十期.2007.6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 「才尽」 探义 锡镇 [摘 要] 本文讨 对象是南朝时期作品以模拟著称的江淹,主要议题环绕於江淹的「才尽」 .重新考察 学者的多种解释 点,探讨这些看法有何可取之处 是否仍有足 是否符合当时的现实处境 可否通过江淹现存诗文集所提供的证据之检验 设法充分运用与江淹有关的文学史 ,讨 其仕宦经验及其出处问题,并对江淹的创作特性及其经由拟作而提出的批评观点,进 较深入的分析,以 解其义蕴.企盼透过多方面的探讨,厘清有关江淹「才尽」 纷歧的解释,并提出具体有效的 明;尤其重要的是,藉此能对这位南朝重要作家有较为整全的认知, 将有助辨清江淹, 约在当世文坛地位升 的问题,给予江淹 合 的定位. 关键词;江淹,才尽,创作观,仕宦 * 本文为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 (NSC92-2411-1-1-002-095) 研究成果. ** 国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7 3月28日,审查通过日期:2007 5月19日 责任编辑: 昭明教授 174 文与哲.第十期 文学史家 述南朝重要作家江淹,大多会提到在齐 之时有关其「才尽」的 法;以文学创作言,「才尽」意指作家文思枯竭或创作能 衰退的现象,既有此种负面性之批评,在文学史上江淹的整体评价 高,也仅有少 作品受到重视,如〈恨〉,〈别〉二赋,而认定其为前期之作品.近 十 ,治 朝文学与批评的学者对江淹多所 意,颇能选取江淹「才尽」的 干旧 寻找佐证或推 ,具体性成分相对增加,某些解释 点迭经辗转引用,俨然有形成定 之趋势,似已可将之定位为品格低俗且耽於 的文人.1然而 审慎重作考察,尽管 乏高明之,能够发人深思,唯仍容有可以斟酌之处. 江淹果真「才尽」 其所以被评断为「才尽」的成因何在 纷纭,学者所作的归纳就有四,五种之多,2而又先后 续出现的亦尚有多种.3如此纷歧的解释 点, 配合有关江淹的文学史 以资 照,正可为我们提供想像空间和思辨的基础.本文 —— 述,首先仅针对影响今人思考极为深远的清代以前 重作辨析,澄清此一高 争 性之议题所涉及的解释和判断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而按照江淹在 史脉络中的情境,就其仕宦 程与创作观点 方面进 讨 ,探 其所表述的个人体验之内涵,试为解 密 关涉其评价的「才尽」 之义蕴. 一,清代以前江淹「才尽」 及其蕴涵的问题 现今所 资 ,最早记载江淹「才尽」的是 钟嵘《诗品》,一 於1 现代学者讨 江淹「才尽」,以曹道衡先生最具代表性,成果丰硕,其 述影响深广,相关 文有:〈江淹及其作品〉,〈 江淹诗歌的几个问题〉, 《中古文学史 文集》( 京:中华书局,1986 7月);〈江淹作品 代考〉,〈江淹, 约与南齐诗风〉,《汉魏 朝文学 文集》(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月). 2 详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0月),页310,311;萧合姿:《江淹及其作品研究》(台 :文津出版社,2000 3月),页54-59. 3 在曹道衡先生后,有关江淹「才尽」 的 文,如周锋:〈江淹才尽与永明文风的关系〉;《学术研究》1990 第3期;莫 锋:〈「江郎才尽」新解—— 江淹恨赋,别赋〉, 南京大学主编,《辞赋文学 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12月);崔军红,侯冬梅:〈边缘化的江淹——江淹「才尽」原因新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2003 5月).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才尽」 探义 175 评江淹,一 於评 约: 文通诗体总杂,善於摹拟.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谢朓.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一4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诗品 中 梁光禄江淹诗》) ……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5於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嵘谓约所著既多,今翦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之第矣.故当词密於范,意浅於江也.(《诗品 中 梁左光禄沈约诗》) 钟嵘 次述及「江淹才尽」,显然因为此 是齐 当时 传的一种议 ,仅与江淹文学作品的评价直接相关,甚且又是促成 约在永明文坛独风骚的重要因素之一. 钟嵘(约公元四 八——五一八) 辈晚於 约(四四一——五一三),江淹(四四四——五○五),是宋齐 同时代人,《诗品》是时评性的诗歌评 , 约等人提倡声 ,导致齐 诗歌创作风尚的转变,钟嵘予以颇为严厉的批评,他所叙述的当时文坛情况当有客观的事实依据.6值得 意的是,钟嵘指出「江淹才尽」 传的时间,一是在齐武4 《诗品》 种版本均无「一」字,王师

文档评论(0)

wang19810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