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趣的发明.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有趣的发明

很多的古代内容虽然有趣,但是限于广播节目,不能及时和大家分享,所以找到以后在群共享里和大家分享,多图杀流量,建议在wifi环境下品味…… 这是明宣宗行乐图。 图中拿根小棍瞄准地上一枚弹子者为明宣宗。 你猜他在干啥? 打高尔夫。 真的,这项运动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 最早起源于宋代,元代时期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 是一种无论男女,老少咸宜的休闲娱乐方式。 这是打高尔夫球的明代劳动妇女。 这是根据出土球杆制作的复制品,木头不经放,原件已经烂兮兮了。 但是石头很耐放,这是藏于北京首博的捶丸。在没有因腐蚀坑坑洼洼前,肯定很光溜。 捶丸运动最早是从唐代风靡的马球变化而来,不骑马的马球叫步行球,慢慢就变成了捶丸。 千万别以为高尔夫球是多么高端洋气的玩意儿,这是老祖宗从宋朝就玩剩下的了。 15世纪的苏格兰人也许发明了现代高尔夫,可惜中国人早就珠玉在前了。 以后要是在欧洲出土了证明捶丸传入欧洲的文物,就彻底变成出口转内销了。 高档高尔夫会所你们感觉如何了? 洋气了半辈子,其实是在复古。 元代高尔夫球游戏指南。 你们猜这是啥? 明定陵出土的,香皂盒。 一边放香皂,一边放精油,用香皂洗完脸,再用精油擦一擦润肤。 以为古代妇女就不注重护肤你就大错特错了。 古代的有钱人矫情起来,真不是现代的小女生能比的。 我猜你看到图上的字儿了。 是的,这是粉饼,南宋的。 大家闺秀们往脸上扑粉用,香喷喷,粉嘟嘟。 猜猜这是啥? 没错是下水管道。 你猜是什么时候的? 秦朝的。而且是没统一六国时修的。 西安西郊西宝疏导路出土,西安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里,这附近以前有个花炮批发市场。 这一排下水道已经烂掉了,而且都到秦朝了,不够看。 我再来贴个更早的,完整器。 陶制地下水道水管。 安阳殷墟出土。 欢迎去安阳殷墟博物馆看实物。 此为大汉朝节能环保无烟雁鱼铜灯。 这种造型的铜灯相对来说很常见,那么它到底牛逼在哪儿呢? 牛逼在它的设计。 大汉朝透光镜。 作为一条文科生,解释这种光影成像的事儿是自取其辱。 我直接把原理图给你们贴上来。 懂了吗?反正我没懂。 @Woody Wang 不知道有没有人贴过,转自百度百科:之所以称为之透光镜,是因为当光线照射在镜面时,镜背的花纹会映现在镜面对面的墙上。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种铜镜在铸造过程中,镜背的花纹图案凹凸处由于厚薄不同,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铸造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当研磨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弹性形变迭加地发生作用而使镜面与镜背花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曲率,从而导致出现这种透光效果. 唐朝腰带扣。 可惜皮子已经烂光光了。 爱马仕什么的弱爆了。 满城汉墓出土,铜制组合器。 由三足器、平底皿、承盘、龙柄勺组成。 经过考证,目前确认此为医用的,药物冷却器。 专门给怕烫的家伙灌药用。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医用长流银匜。 这是给病重张不开口或者不听话的小孩灌药用的。 捏住下巴,用那个又长又尖的喙,从上下牙中间撬开道小缝,然后手一抬,药就灌进去了。 嗯,结合上面那个冷却器,想象一下。 张仲景和华佗突然变的好暴力。 宝物档案  公元前475~前221年 战国时期 高15.4厘米 口径7.8厘米 底径5.4厘米   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桥村出土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 战国水晶杯,应该是杭州博物馆名气最大的一件宝贝。很多人去杭博,都是慕它的名而来。 它是那样的特别,静静地伫 立在博物馆展柜里,透明、闪亮,叫人神思恍惚——这多像自己家里的玻璃杯啊。真是难以想像啊,战国时已经有了外形如此现代的器物! 2002年, 国家文物局公布了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这只战国水晶杯,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10月,这只水晶素光杯从杭州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的一座战国土墩墓里现世。 那一天,当考古人员挖到离地面一米多深之际,泥土里闪出一点晶莹来。 半个多小时小心翼翼的清理后,它,就这样出现人们的面前—— 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没有任何纹饰。略带一点点淡琥珀色,杯子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中部和底部有絮状体,那是水晶的自然结晶。 杯子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当年,它被送到北京作鉴定时,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捧在手里赞叹:“国宝!绝对的国宝!” 如今,它的图片不时在网上流传。网友惊呼:穿越!一定是穿越!还有网友开玩笑:“这是我家的牛奶杯,昨天穿越到战国不小心遗失的。” 战国时期已经有水晶制品了么?古代工匠,能够制造出工艺如此高的水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yaob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