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3
3、最小实现
定义4.9(最小实现定义):
传递函数矩阵的一个实现
称为最小实现。如果中不存在其它实现
使的维数小于的维数。
定理4.11: 传递函数矩阵的一个实现
为最小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既是可控的又是可观测的。
【例4.9.4】试求如下传递函数矩阵的最小实现。
解:(1)
即 ,, ,,
由,,,,故先选可观测标准型。 ,
(2)检验可观测标准型实现是否可控。
,故可控可观测,为最小实现。
四、可控性、可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的关系
定理4.12 :
SISO系统可控且可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由动态方程导出的传递函数不存在零极点对消(即传递函数不可约)。
SISO系统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不存在零极点对消。
SISO系统可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不存在零极点对消。
【例4.9.5】试分析下列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1),
(2),
(3),
解:三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均为 显然存在零极点对消。
(1)为可控标准型,故此系统可控不可观测。
(2)为可观测标准型,故此系统可观测不可控。
(3)系统不可控、不可观测。
【例4.9.6】设二阶系统如下图。试用状态空间及传递函数描述判别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并说明传递函数描述的不完全性。
解:由结构图有
整理后,有: ,
显然,都出现零极点对消,故系统不可控、不可观测。
分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二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应是二次多项式,但对消的结果是使二阶系统降为一阶。 原系统是不稳定的,含有一个右特征值。但用对消后的传递函数描述系统时,会误认为系统是稳定的。因此说传递函数描述是不完全的。
定理4.13 :
多输入系统可控的充要条件是:的行线性无关。
多输出系统可观测的充要条件是:的列线性无关。
【例4.9.7】试用传递函数矩阵判别下列MIMO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 , ,,
解:
(1)判别可控性
令
解此方程组,有,故三行线性无关,系统可控。
(2)判别可观测性
令
解此方程组,有,故三列线性无关,系统可观测。
§4-10 线性定常系统的规范分解 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状态变量不可控便称系统不可控,那么不可控系统便含有可控和不可控两种状态变量;只要有一个状态变量不可观测便称系统不可观测,那么不可观测系统便含有可观测和不可观测两种状态变量。从可控性、可观测性角度出发,状态变量可分解成可控可观测状态变量、可控不可观测状态变量、不可控可观测状态变量、不可控不可观测状态变量四类。由相应状态变量作坐标轴构成的子空间也分成四类,并把系统也相应分成四类子系统,称为系统的规范分解。
一、系统按可控性的结构分解
设不可控线性定常系统为,,其可控性判别矩阵的秩为(),即,则存在非奇异变换
将状态空间表达式变换为:,
其中:
非奇异变换阵
中的个列向量可按如下方法构造: 前个列向量是可控性判别矩阵中的个线性无关的列;另外个列向量在确保为非奇异的条件下任意选择。 将变换后的动态方程展开,有
即 可控子系统动态方程为: 不可控子系统动态方程为:
spacing of 100mm. C, line line line nearby. D, spare wire unified terminal strip Terminal terminal strip at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horizontal terminal strip from the harness to Terminal Pai end at the beginning , length to ensure as far as Terminal and set aside. After e, form a wire harness, cable, line. When the line should be in the core wire for better 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on the cards will be prepared in advance, alternate core core content for the cable numbering. F, finish line,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terminal locations, wire one by one from the bunch out, pulling line, should be kept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more. Core dark as possibl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it is requir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一单元复习学案.doc
- 第十一单元盐(2月3号).doc
- 第十一章 广告目标.doc
- 第十一章 微生物概述.doc1.doc
- 第十一部分 奥斯卡新华影城财务管理工作手册.doc
- 第十三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doc
- 第十二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题(1—3单元).doc
- 第十九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务(一)(2011年新版).doc
- 第十二章图形图象与多媒体.doc
- 第十二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doc.doc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1).pptx
- 【9历期末】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 【9历期中】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 2025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四章圆【基础提升专题】圆中利用转化思想求角度.ppt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一章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1).ppt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及答案 (1).pptx
- 【9历期末】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清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