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磐安县安文镇教育发调查报告
磐安县安文镇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周杭鑫?
[内容摘要]对磐安县的教育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切实的案例和数据,来分析反映其教育的发展程度,并对磐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安文镇 教育发展 现状 方向
?引言
学校为引导我院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响应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计划了本次“三下乡”大学生实践活动。本人为响应、配合学校的工作,也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参与了这次“磐安之行”的实践活动,并主要对安文镇当地的教育发展进行了实地调查。
?所在地安文镇的基本情况:安文镇为磐安县县城所在地,辖23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面积90.03平方公里,拥有人口30868人。
?一 磐安县教育发展成就
?由于是县城所在地,安文镇便成了磐安县的教育强镇。其教育的投入、发展在近几年更是有目共睹。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投入相对加大。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大力发展教育的基础办学条件,从根本着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学校建筑为近几年来新建的。学校标准化建设,拆除了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新建了大量拥有较好教学条件的学校,其中包括磐安中学,磐安二中,安文镇校,镇校幼儿园,以及新建中的南园小学(实验小学)。其中,安文镇校是金华市示范小学,磐安中学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2、师资力量总体较好。据调查资料显示,磐安县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即学历符合教师教学要求的 均在98%以上,普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在80%以上,在这批教师中还有部分高级职称教师和中级职称教师,全县2006年有4名教师被推荐参与特级教师评选。在对安文镇中学生作实地调查后得到以下几项数据:全校共28个班,100多名教师,其中75%以上为中高级教师,平均每个班学生在45人左右,这样的教学规模,也实实在在的体现了磐安教育的发展。
3、素质教育顺利推广。全县已有一个国家级书法教育实验基地,8个省级书法教育实验基地。2005年全县44所学校,美术开课率达100%,90%学生能唱好歌,95%以上学生能画好画,高考艺术类考生从最初的几个上升到05年的几十个。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两手抓。在对安文镇中的调查中得知这所学校的多元化教育主要包括:声乐辅导,舞蹈,歌唱,绘画,摄影,健美操。其中健美操为安文镇中的特色教育内容,曾多次在金华地区的比赛中获奖。学校的文学社成立于1997年,曾获全国校办校刊一等奖。可见多元化教育在县城学校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
4、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在调查中得知,新建中的南园小学,拥有十分完备的教学条件,这也带动了磐安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磐安县在拥有好几所优秀的学校,其中像安文镇中,安文镇校,在浙江省内也是十分优秀的。无不体现了安文镇的教育质量在提高,磐安的教育在发展。在相关数据中,2005年该县学校在校生无犯罪纪录,无安全责任事故,每年举办学校艺术节,科技节。05年全县高考重点上线人数141人,居金华地区前茅。
5、教育政策全面落实。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比重,使得磐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据调查,磐安县初步建立了一个惠及各类教育群体的助学体系。06年上半年共3072名学生手到资助,发放“教育券”89.9万元。资助面达12.2% 对贫困大学生所在地贴惠贷款政策。慈善总会每年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至05年磐安连续3年小学入学率在96%以上。政府在政策上还制定了《磐安县第四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磐安县素质教育五年规划》等专项规划。其目标主要有: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初高中比例逐步提高。2007年起,稳定在95%以上,全县学校精减到33所,优化数量结构,形成较为稳定的布局。办学条件实现初步标准化,建成1000M的教育宽带网,中小学生机比达到10:1。培养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培养100名学科带头人,300名骨干教师,60%以上乡镇建设成为省级教育强镇。
二 磐安教育现存的不足
?在看到磐安新农村建设教育发展可喜的成果的同时,磐安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也很难跟上全县教育的总体发展脚步。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资源结构不合理。在调查的磐安县安文镇岩里村里,由于地理条件的约束,全村现无一所学校。村内居民必须下山求学,而年长者则很难跟上外界的文化发展步伐。许多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基础相对落后由于县委财政紧张,很难做到全面地教育普及,因而导致部分地区缺少教学活动环境。财政紧张还制约了教育发展初期的方向——必须从县城开始向外扩散。这样的发展方式如今反而成为了磐安教育发展的阻力!过度的教育资源集中造成了,县城一带办学条件好,校舍、文化娱乐场所密集,而周边欠发达地区则很难见到学校和文化娱乐场所。这样的不合理结构势必造成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求学艰,求学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