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2第二章 护色剂.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第二章 护色剂.ppt

C2. 护色剂 Colour Fixatives §1.护色剂概述 一、定义 能与肉及制品中的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此前,又称为发色剂。 换句话说,护色剂是防止肉类物质发生褐变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功能分类代码,09;CNS:09.◇◇◇(09.001~09.004) 二、种类 食品护色剂可分为护色剂和护色助剂。 护色剂助剂是指可提高护色剂效果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一般为具有还原作用的有机酸,如抗血酸、D-异抗坏酸及盐(04.004、04.008)、烟酰胺等。对于护色助剂,根据成本和需求确定投放量,一般不做限量规定。 常用的护色剂有:亚硝酸钠(及K)、硝酸钠(及K),以亚硝酸盐为主。 §2.亚硝酸钠 一、简介(民间,称:亚硝) 分子式:NaNO2;分子量:85 ; CNS:09.002 商品制剂为白色的粉未,外观和滋味似食盐(比之食盐淡)。 LD50为220mg/kg 小白鼠经口 ADI值为0~0.06mg/kg, 毒性较强,属于“剧药”,人中毒量为0.3g~0.5g,致死量为3(5)g以上。因外观和滋味似食盐(且比之食盐淡),在食品企业,易误食引起中毒,且中毒状态均比较严重。 用于肉制品及罐头的护色。使用限量为150ppm;残余量:罐头≤50ppm,肉制品≤30ppm。 二、亚硝酸钠的护色机制和其它作用 二、亚硝酸钠的护色机制和其它作用 (二)护色机制 宰后成熟的肉因有氧呼吸的中断而含乳酸,pH值在5.6~5.8的范围,亚硝酸盐在此弱酸性条件下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很不稳定,即使在常温下也可分解产生亚硝基(NO): 生成的亚硝基会很快地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鲜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 MbNO ,其反应为: 亚硝基肌红蛋白遇热后,成为具有鲜红色的亚硝基血色原。 [硝酸盐的护色机制] 在细菌(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它的护色速度慢。故,用得不多。 但,硝酸的氧化作用很强,部分肌红蛋白易被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当使用硝酸钠护色时,常用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等还原性物质来防止肌红蛋白的氧化,同时它们还可以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肌红蛋白,以助护色。 (三)其他作用 1.抑菌作用 添加0.1~0.2g/kg的亚硝酸盐试验时,当pH 6时,对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食盐并用,则抑菌作用会增强。 亚硝酸盐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的作用,这也是使用亚硝酸盐的重要理由之一。 2.增强风味作用 亚硝酸盐对提高腌肉的风味也有一定的作用,这是使用亚硝酸盐的另一重要理由。但,其机制不详。 三、使用 (一)最好与护色助剂共同使用 (二)限制护色剂的使用量 我国规定: 1.亚硝酸钠 添加量为0.15g/kg,成品午餐肉等糜类食品中亚硝酸钠残留量不超过50mg/kg;肉类制品中,不得超过30ppm。详见上表图 2.硝酸钠 添加量为0.5克/kg,残余量同亚硝酸钠。 肉类罐头中不得使用硝酸钠。详见右表图 (三)充分混合 (午餐肉案例) 将净瘦肉和肥瘦肉切成3~5cm的条块,分别腌制。每100kg加混合盐2kg,搅拌机拌匀,在0~4℃冷库中腌制48~72h。 [食盐98%,砂糖1.55,亚硝酸钠0.5%(10克!!!)] 三、使用 (一)最好与护色助剂共同使用 (二)限制护色剂的使用量 我国规定: 1.亚硝酸钠 添加量为0.15g/kg,成品午餐肉等糜类食品中亚硝酸钠残留量不超过50mg/kg;肉类制品中,不得超过30ppm。详见上表图 2.硝酸钠 添加量为0.5克/kg,残余量同亚硝酸钠。 肉类罐头中不得使用硝酸钠。详见右表图 (三)充分混合 将净瘦肉和肥瘦肉切成3~5cm的条块,分别腌制。每100kg加混合盐2kg,搅拌机拌匀,在0~4℃冷库中腌制48~72h。 [食盐98%,砂糖1.55,亚硝酸钠0.5%(10克!!!)] §3.亚硝酸盐的安全、卫生学问题 对这种添加剂,基本原则是:尽量不用,少用;妥善保管、做好标志,防止误食;少食色艳肉品。 用量要仔细计算,使用时最好二人以上对其进行操作,以防一人过于自信发生悲剧。包装物外要有醒目标签;剩余的试剂,要立即归库,专人妥善保管。 一、毒性强,可致死(绀紫症) 由于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外观、口味均与食盐相似(且比之食盐淡),摄取多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NO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严重时可窒息而死。 中毒潜伏期为0.5~1h,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心悸、全身皮肤发紫,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致癌 重要的是广泛存在的胺类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反应如下: 影响亚硝胺生成反应的因素: (一)亚硝胺的生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