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日经济-第3397期
分析专栏:别指望谁在危机中
拯救中国的出口
中央强化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的考核 3
温总理也需要鼓足信心 3
两大中心地位刚一确立,上海急着扩张浦东新区 4
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不看好今年中国“保八” 4
奥巴马“欲擒故纵”能否救汽车业于水火? 4
中美正在策划“地缘战略意义”的重大交易? 5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是紧缺还是过剩? 5
今年中国赴美采购团背后的玄机 5
“撤单”风波之后,“接单难”又成中国造船业梦魇 6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大减30% 6
金融危机之下资本对网游行业情有独钟 7
必须警惕干预电煤价格带来的风险 7
中国企业目前对国际人才兴趣很浓 7
“晋官难当”致使山西有官无人做 8
必和必拓欲再购力拓 8
新疆煤炭资源税调整拉开国内资源税改革大幕 8
澳大利亚政府批准华菱入股FMG 9
〖分析专栏〗
【别指望谁在危机中拯救中国的出口】
如果时间退回至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伊始,可能没有人意识到当下的金融危机会把世界经济搅和得如此天翻地覆,更没有人认识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萎缩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那么大的冲击。我们观察到,自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政府政策,还是舆论环境,都存在着大量对出口走势的误判,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变化相对于形势变化显得滞后与不对路,人为地放大了出口的波动;二是对出口下滑的根源的认识始终“雾里看花”,对出口形势的变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2007年7月开始,我们观察到,在全国外贸中占有绝对首位的广东省,其对外出口已经出现了下滑迹象。但这种迹象并没有引起相关决策层的重视,一直到2008年4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还在公布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意味着出口政策环境在2008年4月还没有出现根本的转向。对出口形势恶化的根源的认识纠缠不清,使得刺激政策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国家已经先后6次上调出口退税。但从实施结果看,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就在于通过提高出口退税压低价格无助于刺激短期消费增长。在2007年年底才出现了零星关于中国出口形势逐渐恶化的报道,且报道的重点还聚焦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和原材料上涨对出口的冲击上面。一直到2008年11月,中国出口增长首次出现负增长开始,“出口恶化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欧美市场的消费萎缩”才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观点。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对美出口增速颓势明显,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已经从2006年24.9%下降至2007年的14.4%,2008年更是下降至8.4%。但与此同时,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却一直维持在高增长通道。例如,2008年1-10月,中国对拉美、大洋洲和非洲的出口增速分别维持在47.6%、28.4%、40.4%。这种局面让国内舆论甚至是外贸专家都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在欧美发达国家进口减少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是中国出口的救命稻草。但随后的事实证明,把复兴中国出口的重担放在新兴市场国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以广东省为例,数据显示,今年1-2月广东省对香港、美国、欧盟等主要传统市场出口持续萎缩,分别下降26.8%、16.5%和21.9%。对东盟和拉丁美洲市场等新兴市场亦成下降趋势,对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分别下降16.4%、25.2%和3.4%。
类似的判断错误还在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上重演。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我国主要的贸易增长点。2008年以来,在纺织服装等低端制造业产品出口大幅下滑甚至是负增长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抗跌性一度被外界寄于厚望。例如,2008年中国出口纺织服装1851亿美元,同比增长8.2%,增幅较上年大幅回落10.7个百分点。但机电产品在2008年前11个月仍保持着20%的高增速。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抗跌性在需求不振的冲击下,其实很脆弱。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份资料显示,3月26日,广东省机电办发布了2009年2月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总表显示,今年2月,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296352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5%。在此前的一个月,该类产品出口157.1亿美元,下降27.7%。但在2008年全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仍然呈现12%的增长幅度。广东省机电办2009年初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机电企业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发达国家市场的订单分别减少78.3%、67.5%和54.5%。
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病入膏肓般的过度消费。根据美联储公布的今年1月份的数据,美国消费者共负债近2.6万亿美元。这相当于每个家庭2.3万多美元。要知道美国家庭的中位收入才大约5万美元左右。这种过度消费的规模如此庞大,大大刺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出口型国家的外部需求。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统统来源于此。但金融危机斩断了两者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