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福建中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年福建中考

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 1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9 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15 2007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化学试题 22 2007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25 2007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化学试题 31 2007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试题 37 2007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化学试题 43 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化学试题 47 2007年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H—l C~120~16 K~39 本题l 5小题,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小明的食谱中有猪肉、米饭、食盐、矿泉水。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小明还需增加摄 A.蛋白质 B.糖类 C.无机盐 D.维生素 2.右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钙原子的 A.质子数为20 B.电子层数为3 C.最外层电子数为l0 D.核外电子数为40 3.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现代化学技术可在只有水的条件下生产汽油 C.CO2会使全球变暖,所以大气中CO2越少越好 D.在使用乙醇等新型燃料时,也要注意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5.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V”0.5 g,注射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 mL B.2 mL C.3 mL D.4 mL 21世纪最有用、最有创造力的中心学科 6.在厦门参加国际磷化学会的科学家认为无磷洗涤剂洗涤效果差,污染更严重,建议在建立磷回收机制后,重新使用加有磷化合物的含磷洗涤剂。对此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磷洗涤剂含有磷元素 B.只要解决污染问题,可能重新使用含磷洗涤剂 C.含磷洗涤剂含有磷单 D.研究高效无污染的洗涤剂仍是化学家的任务 7.下列科技成果不属于化学成就的是 A.厦大研制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比传统铂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4倍 B.美国科学家罗杰发现“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获得诺贝尔奖 C.厦门纳润公司用高分子材料生产的“隐形手套”,可保护人手不被浓硫酸腐蚀 D.美国科学家约翰等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获得诺贝尔奖 8.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 C6 H12O6 ,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碳原子 B.氮原子 C.氢原子 D.氧原子 9.“厦钨股份”正在研究和利用的白钨矿,其有效成分CAWO4中钨元素 W 的化合价为 A.+2.+3 C.+6 D.+7 10.对二甲苯 PX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C8H10,则对二甲苯的 A.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B.相对分子质量为l08 C.每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 0% 11.小明在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物质时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网上查询的方法,查阅两种物质的有关资料 B.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这两种物质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C.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D.采用将样品分别与盐酸反应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鉴别这两种物质 12.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处 B.配制10%的硫酸溶液时,在100 mL量筒中加浓硫酸至l0mL,再加水至100 mL C.用胶头滴管吸取烧碱溶液时,在滴管伸溶液前,要先捏紧胶 D.过滤食盐溶液时,玻璃棒末端要靠在单层滤纸处 1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15.为完成下列调查题而选择的调查对象或渠道,其中较不合理的是 调查对象或渠道 A 调查市场上补钙保健品的种类 保健品经销店 B 调查家庭燃料种类、性能和价格 环境保护部门 C 调查家庭用水情况 同学和家长 I 调查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bv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