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中考作文题型演练(五)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指导.doc
2013年中考作文题型演练(五)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指导
综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基本体现了“新课标”关于写作方面“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的要求,具体落实到了作文题目的命制中,我们发现,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这一思想,许多省市不约而同地选用了“选题作文”的形式。在2012年的中考试卷中,这一形式已占到了35%以上,如湖北省黄冈市、山东省济南市、湖南省长沙市、河南省、福建省福州市、四川省成都市等都采用了选题作文这一形式。因此考生对此种命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看各地的选题作文命题,大多以二选一的形式出现。尽管是选题作文,话题作文仍是命题的重点。综观2012年中考作文试题,选题作文中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成为“最佳搭档”。
面对日益盛行的选题作文,如何进行科学的选择,将是广大考生面临的最大难题。
选题时有两点禁忌要切记:(1)忌文题变换。有些考生选定一道题目且已写了较多内容后,却发现继续写下去不一定能写好,于是仓促中变换选题。这样做不但会影响卷面美观,浪费宝贵的时间,不易写出好作文,而且会给评卷老师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印象,影响得分。(2)忌选题拖沓不决。写选题作文当然得认真地把文题选好,但是,也不能在选题时耽误太多的时间。如果在选题时犹豫不决,耗费了太多时间,势必会因时间仓促而草草写就,影响作文的质量。
无论我们最终选取哪一种试题,我们都要按照众所周知的中考满分卷的标准去进行考前强化训练,努力做到“审题准、角度小、立意高、拟题巧、感情真、语言美、形式活、文面净”。文体上,在不限中求擅长;内容上,在自由中求最佳;角度上,在稳妥中求新颖;表达上,在得体中求文采;书写上,在规范中求美观。
请从下面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作。
1._________最珍贵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空缺处可填:生命、时间、知识、财物、善良、诚信、真情等,也可自己根据情况补充其他内容;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2.生而为人,我们都有拒绝的权利,因为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学会拒绝,也是中学生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接受或被迫接受:认同已有的结论、顺从早有的习惯、凡事被动地听从安排……
请以“拒绝”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内容自定,题目自拟。
一次伟大的拒绝
武晨星
这样一位哲人却被本邦人判处了死刑,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悲剧。苏格拉底可以选择为自己辩护,可以让妻儿求情,还可以交纳赎金……他并非没有挽救生命的办法,可他拒绝了这些,偏偏选择了死刑。在狱中等那艘催命船的一个月,他一次次拒绝朋友的好意,坚持留在狱中,决不逃狱。老头子似乎对自己这样的结局很满意,他有条不紊地交代后事,从容不迫地走向死亡。
为什么?为什么他一定要拒绝生命――难道他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 苏格拉底当然明白活着的重要,但他更加深刻地懂得,生命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理。
当一个人为了坚持真理而选择放弃生命时,他的人格因为拒绝而伟大!
苏格拉底拒绝逃狱,他知道用赎金买来的命是低贱的,用妻儿的乞求讨来的命是苟且的,而以放弃真理为代价换来的生命更是毫无自由与尊严可言。他拒绝这样可耻的生命。
是什么支撑着他如此大义凛然地拒绝呢?
善良的老人热爱着他的人民,哪怕他们把他当成危险,他依然把自己的全部,甚至是生命――奉献给这些人。老人对人性的关爱远远超过对自己的爱,即使是那些人性中阴暗的嫉妒与愚昧,他都给予善良的宽容与袒护。而这种袒护要付出的代价则是自我牺牲。珍珠璀璨的光芒背后是河蚌艰辛的放弃,完全的付出。如果说河蚌的放弃是出于无奈,因为它没有选择,那么苏格拉底在洞察一切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拒绝生命,就更加震撼人心了。当时的雅典人民当然不会明白眼前这个“顽固不化的糟老头儿”所做的一切。即使在最后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他还竭力想让人们认识到省察自己的重要。而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们则愤怒地将老人推向死亡的深渊……
哲人一再表示自己的无知,却不小心透露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苏格拉底的大智慧。他明白无知是最大的困惑,因此,他怜悯并宽恕了无知的人们。正是对知识的追求给了他力量去安详地喝下毒汁。无知是可怕的,它夺去了那么多先驱者的生命。可是苏格拉底千年前那次伟大的拒绝,却更加证明了知识的不屈与力量。我想,真正震撼后人的不单单是哲人拒绝生命的行为,更因为他这样做是为了和真理站在一起。
千年前那次伟大的拒绝,真正诠释了一个哲学家不朽的使命与尊严。千年后的我们恍然醒悟,流着泪请求哲人的宽恕,恍惚中好像看到善良的老人那早已预知一切的微笑。
一个中学生能有如此不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