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受水制约,芦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马、羊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 思考: 某座山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 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 。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由生物自身差异引起。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1、垂直结构分层原因: 生物本身的高度、活动空间的高度 2、水平结构分段原因: 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3、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A A * 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 * 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又是 关系。 竞争 竞争 捕食 * * *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 差别? 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本节聚焦 *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 ! 群落 的 概念 所有生物 * 思考: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2.一块朽木上的全部木耳 3.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4.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 * 若要你研究上池塘生物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包括?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 研究池 塘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群位置 种间关系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 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 1、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苔原 我国南方 北方 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3、群落中物种数目 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不同的群落物种数目是有差别的的 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 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气候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小结 * 三、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请仔细观察下视频,思考该视频展示怎样种间关系。 *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1 竞争 *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结果: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水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