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学分认定考试试卷讲评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 2、A 3、A 4、A 5、A 借代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举酒欲饮无管弦 3、孤帆一片日边来 4、巾帼不让须眉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丁忧: 遭到父母的丧事。 含有“贝”字的常见文言词汇 laì 赏赐。 zhōu 接济,救济。 救济。 同“资”,钱财。 悬赏征求。 贿赂。 财物或贿赂。 赠送或遗留。 jī 携带、怀着 6、A 檄:发檄文 7、C 三、文言文阅读(二) 10、B 规过:改正错误。 11、D “直接进升为东海郡公”错误 原文:“累封东海郡公”,多次 《过山农家》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访问山农的六言绝句。 全诗二十四字,作者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 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 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杜甫《客至》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五、名句名篇默写: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皇览揆余初度兮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奈何取之尽锱铢 5、相与枕藉乎舟中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猥自枉屈 8、知者不惑 六、现代文阅读: 散文开头的作用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设置悬念,上下文形成对照, 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统摄全篇,总领下文,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揭示主题(少)。 散文结尾的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照应标题、开头;呼应前文;(首尾照应) 画龙点晴;卒章显志; 升华、寄托作者感情; 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 指示性代词:这 命题者就某句话或某个短语设问,答题的依据可能就在这句话或短语的附近(前面或后面),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这句话或短语所在的位置(命题者往往在下面加横线)。 如果答题的依据不在附近,命题者往往会用“联系全文看”之类的话加以提示。 七、作文 离题立意 只谈不该注重外表, 不谈应该重内修 好的立意角度 表面与实质 做事要靠实力 重要与次要 朴素与伟大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刘禹锡《陋室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7、物品包入布料和袖中藏物,有哪些相同之处? 放入时要仔细和谨慎, 夹持或携带要小心, 行走要舒缓平和, 举止行动要斯文。 (1点1分) 18、文中划线的句子,其中“这诸多的意义”指什么? 民族的习俗、 生存的方式、 生活的习性、 行为的风格。 (1点2分,答出3点即可) 就近性原则 19、阅读全文,探究文章以“袖中藏物”为题的意蕴。 “袖中藏物”是古人随身装带东西的做法; “袖中藏物”的做法具有唯美的因素; “袖中藏物”显现出一种生活节奏; “袖中藏物”的斯文不是形式而是传统。 (前2点各1分,后2点各2分)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一位闻名遐迩的伟大的钢琴家,一生弹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钢琴曲。可是,他的钢琴装备却非常一般,穿着也很朴素。有人问他:“钢琴家得有钢琴家的样子,像不像,三分样,可怎么看你不像钢琴家呢?”他笑着说:“钢琴家别太像钢琴家,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 一、审题立意: 本材料的核心是最后一句话“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 也就是说做人做事不应计较外在的形式,而应该关注内在的本质。这个“真功夫”可以指人的实力,能力,学识,进一步延伸开,可指人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的修行,这就和我们平时的习作钩连到了一起。 当然,本段材料不能忽视的一个前提是“不计较形式”,行文中篇幅不宜太多,但不能萎缩掉。 从阅卷过程看,有的学生只是一味强调内在的重要,而不能兼顾一下“形式”,给人以偏题之感。 阅卷过程中具体的立意有: 素简至上的人生 实力胜于一切 真本领是人生取胜的法宝 二、文体的选择: 从考场阅卷看,本次作文中记叙文偏多,且得分偏高,这个与我们近两个月的训练有关,加上本次作文审题没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