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学科(实验区)
2008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
历史学科(实验区)
2008年巴彦淖尔市课改实验区初中学生毕业及高中招生考试历史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引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改进,有利于于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人文素养。
一、命题思路和原则
2008年初中学生毕业及高中招生考试历史学科的命题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了解与理解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公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探究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坚持教育性,试题将注重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时代性,注重结合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由于考试时间和分值所限试题将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减少单纯识记性内容的考查,以引导和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2008年历史试题根据考试性质及教学实际,将遵循以下命题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将坚持最基础的标准,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水平,力求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与普及性。
(二)科学性原则。试题要力求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注重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的考查,与此同时,试题要体现时代性及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试题表述力求准确、严密、简洁、不发生歧义。
(三)创新性原则。试题设计要富有创意,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材料要鲜活及时,并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并有适当比例的开放性试题。
(四)适切性原则。试题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即兼顾水平测试的性质和选拨功能,坚决避免“繁、难、偏、旧”的试题,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全卷。并有一定的思考余地。
二、考试形式、试卷结结及题型内容比例
(一)考试形式
历史学科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考试可按要求携带教材查阅参考。
(二)试卷结构
试卷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40分)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
(三)题型及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约20分 中国近现代史 约40分
世界古代史 约6分 世界近现代史 约34分
单选题 约46分 材料分析题 约38分
解答或其它题 约16分
三、考试范围及内容要点
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要求,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对其内容范围进行了适当删减,故确定以下内容要点为考试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
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河姆渡、 半坡氏族的农耕文化 夏朝的建立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秦灭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的建立和汉初体养生息 汉武帝的大一统 昭君出塞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三国鼎立的形成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的科举制度 贞观之治及唐太宗 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唐与吐蕃等民族的关系 玄奘 鉴真 辽、宋、西厦、金等政权的并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明清两朝专制统治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九章算术》 祖冲之 华佗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古代建筑与工程 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汉字的演变 孔子和百家争鸣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古代重要的文学成就 《史记》和《资治通鉴》 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突出成就
(二)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的起因 林则徐及虎门销烟《南京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洋务运动及其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甲午中日战争和邓世昌 《马关条约》及其危害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及其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辛亥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及其作用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爱国运动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