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个人的脱贫攻坚战.doc
六个人的脱贫攻坚战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贵州狠抓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六大脱贫攻坚战”,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为“十三五”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了每个贵州人的艰辛努力。本刊从“六大脱贫攻坚战”中选取六名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易地扶贫搬迁:“幸福港湾”里的新生活
自述:宋其学 (绥阳县郑场镇卧龙村村民)
别墅,花园,健身广场,这些我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如今我就住在这种地方。和我一样,我的邻居都是从深山里搬迁下来。
我的老家在郑场镇关木村,那个地方干旱缺水,路也不通,靠几亩田地勉强维持温饱,老木房遇到吹风下雨,瓦片都要往下掉。
2013年,政府启动移民搬迁工程,我家被确定为生态移民安置户。我家有五口人,按政府的统一规划,每人享受到1.2万元的建房补助,只花了6万多元,就在集镇得到了一套3居室的小洋房。
现在我们住的移民安置点,名叫“幸福港湾”,于2012年6月启动建设,是集生态移民、“四在农家”、扶贫旅游开发、“一事一议”等项目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共安置了228户2000余人。
社区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另外还建设了绿化带、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以及社区服务中心,住起来很舒心。
除了居住环境好之外,更让我高兴的是,政府还努力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让群众搬得来、住得稳、早致富。
我家楼下的陈小刚,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到了1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他把自家的三层小楼改成了农家乐,开业两个月来,生意火爆。
同时,借助距离遵义机场仅6公里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万亩大坝的农业发展优势,社区附近建设了近万亩金银花产业基地,4000余亩油菜基地和核桃基地。随着产业呈现规模化,一些加工厂也陆续建了起来。
平时我和爱人都在项目基地和加工厂打工,每人一个月可收入2000多元。不忙的时候,我还在楼下做点农产品生意,生活过得比在深山里好多了!
产业脱贫:农业园区托起致富梦想
自述:苏培军 (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是山东人,来贵州之前,我对贵州的印象是山高坡陡,应该不适合蔬菜培植。2012年2月,一次偶然的招商机会,我来到了贵州。这里的空气、水质、土壤等生态资源,令我有种“发现金矿”般的惊喜。
一个月后,我们公司就在织金县茶店乡建设了一个蔬菜基地。改土壤、整田地,我们先后精选百余个品种试种,最终有80多个品种进入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流程。
半年后,蔬菜长势喜人,村里的群众惊叹,从当初的不愿流转土地到纷纷主动申请加入。
2014年以来,我们把重心向外辐射,决定利用自身的技术、管理、品牌、市场优势开拓贵州市场,目前已在毕节、遵义、铜仁等地建立了5个蔬菜园区。园区内种植的蔬菜供不应求,2015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
发展农业园区,最大受益者是农民。为了让科技“星火燎原”,我们公司采取无偿供种、无偿技术培训、订单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技术员队伍,每名技术员带领5至10名当地农民,鼓励他们自主经营。
一些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我们建设的这五个蔬菜园区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已带动全省20余个乡镇种植精品蔬菜10万余亩。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县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考察时,对我们的示范带动予以肯定。临别时,他嘱托我们:“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大棚不错,希望继续努力。”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是我们全体员工最大的动力,为我们继续留在贵州,带动群众致富,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士气。
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乡村旧貌换新颜
自述:彭朝斌 (丹寨县杨武镇五一村村支书)
2001年到2006年,我在西藏拉萨市当兵,2006年退伍回到家乡丹寨后,一直在县城上班。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结:我的家乡丹寨县扬武镇五一村进村的路还没有硬化。虽说距离县城不远,但一路上都是坎坷、坑洼,又脏又难走,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
不光路不好,前几年我们村还没有通上电,天一黑,整个村子都被黑暗笼罩,出行也不方便,村民只能待在家中,什么事也干不了。
村里的这些情况,我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2013年11月,五一村举行了第九届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在这次选举中我被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
刚一上任,我就带领村支两委在村里走了个遍。通过逐户了解,村支两委决定,首先必须改善村容寨貌,消防卫生、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T 08-120-2015雨水口标准图2015沪S203.docx VIP
- 神经介入产品培训.ppt VIP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1章 初识ECharts.pptx VIP
-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突发事故处理流程.pdf VIP
- 电工安全生产协议书(完整版).docx VIP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1.35KV预制舱变电站项目(整套35KV预制舱,变压器,开关柜,火灾报警)技术规范书.doc VIP
- DB36_T 811-2020 井冈蜜柚 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