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案汇总(最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预案汇总(最新)

安全应急预案 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一、目的 对隧道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做出积极响应,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人员伤害。 二、事故或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前期征兆。 发生的地点:隧道施工现场 原因: 1、地质原因 (1)、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 承压快、围岩失稳而塌; (2)、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3)、在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带、节理密集带等碎裂结构地层中,岩块间互相挤压钳制,一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坍塌。在软弱结构面发育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 (4)、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薄层岩体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中常常发生坝塌方; (5)、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坍; (6)、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塌。 2、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1)、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得较长,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坍方的发生; (2)、喷锚不及时,或喷射砼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 (3)、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联接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4)、有时抽换支撑操作不当,或者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而未及时加固; (5)、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 (6)、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三、坍塌方前征兆: 1、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 2、喷射砼产生纵横向的裂纹或龟裂; 3、在坑顶或坑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 4、岩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 5、支撑梁、柱变形或折断,楔子压劈,填塞木弯曲折断,扒钉受力变形,木支撑发生“辟啪”破裂声; 6、坑道风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 四、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防隧道坍塌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由副经理谢家忠任应急中心负责人,成员:安质部长、办公室主任、派出所指导员及各施工队队长。应急指挥中心在事故突然发生时能够立即组织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五、应急措施 发生紧急情况时,现场负责人要立即用电话向应急中心报告,如有人员受伤情况并拨打120或奉节县人民医院电话(座机电话号码),并在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做好进一步的处理工作。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实施抢救。 到达现场后由应指挥中心负责人谢家忠负责事故现场抢救指挥工作,安质部长负责人员的疏散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急救车辆的调配工作,发生事故的施工队队长负责人员的调派。 六、情况处理 隧道发生坍塌时: 当接到隧道坍塌的报警后,项目部副经理谢家中迅速集合安质部长、办公室主任、派出所指导员及各施工队队长,并进行简单的战前动员,而后各组带领人员按规定携带装具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在此期间危险源风险和技术评估组迅速前往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及时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按照“救人为先,突出重点;遵循规律,因情施救”的原则。应急队成立警戒组、抢救组、运送组。派出5人为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派出10人为抢救组,迅速进入隧道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对伤员的临时抢救: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先要使伤员呼吸道畅通,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是处理骨折;最后是处理一般伤口。在现场处理伤口,应注意消毒,以防感染、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救援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防护,在确保救援人员无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坍塌继续无法救援时,则在安全位置守侯待命,以便及时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坍塌损害进一步扩大;派出5人为运送组,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此时,危险源风险和技术评估组迅速组织施工人员在现场采取与坍塌程度及范围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坍塌的进一步发展。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各分队遂行任务中的后勤、生活以及抢险物资的保障。 应急队人员编组:(20人) 总指挥:谢家中 第一组:现场警卫组(5人) 组 长:夏荣周 组员:蒋佰村、李继毅、王鑫、谢贵明 第二组:抢救组(9人) 组 长:胡传芹 组员:郑辉标、林贤发、马超、肖春强、林国、陈友恩、高体亮、廖明江 第三组:运送组(6人) 组 长:赵光远 组员:李涛、林贤风、沈德喜、林默强、李成刚 危险风险评估和技术评估组(4人) 组 长:韩彦辉 组员:姚况中、龙潜江、黄明 后勤保障组(5人) 组 长:刘德方 组员:罗强、雷动、林强、林东海 七、

文档评论(0)

ybv6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